[54]梁启超:《给孩子们的信》(1927年5月5日),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1130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55]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36页。
[56]龚自珍:《太史公书副在京师说》,见《龚自珍全集》,王佩诤校,8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
[57]龚自珍:《京师乐籍说》,见《龚自珍全集》,117~118页。按龚生这里对士人的界说,与熊彼得在20世纪40年代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参见熊彼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83~18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8]汪康年:《论朝廷宜激励国民多设报馆于京师》,原载《京报》,见《汪穰卿先生传记》,见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稗海》,第12辑,260~261页。
[59]参见罗志田:《南北新旧与北伐成功的再诠释》,载《新史学》,5卷1期(1994年3月)。
[60]金梁:《光宣小记》,见章伯锋、顾亚主编:《近代稗海》,第11辑,286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62]沃邱仲子(费行简):《民国十年官僚腐败史》,见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8辑,1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63]王新命:《新闻圈里四十年》,136页,台北,海天出版社,1957。
[64]从社会史或社会学取向来研究职业革命家者,我尚未见到,其实也是大可开拓的领域。关于绅商,参见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65]章太炎:《在长沙晨光学校演说》(1925年10月),见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8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
[66]ChowTse-tsung,TheMayFourthMovemeualRevolutioninModerna,Cambridge,Mass。,1960,pp。9,38。
[67]DonaldJordaherioioionof1926-1928,Honolulu,1976,pp。17-18。
[68]钱穆:《中国思想史》,175页。
[69]胡适:《爱国》(1908),见《胡适早年文存》,177~178页。
[70]本段与下段,参见罗志田:《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载《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5期。
[71]林懈[獬]:《中国白话报·发刊词》,1903年12月19日,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卷一下,603~605页。清初的曾静曾说,以前的皇帝都让世路上的英雄做了,其实皇帝合该我儒生做。与林的认知恰相反。
[72]黄远庸:《释言(致甲寅杂志记者)》,载《甲寅》,1卷10号(1915年10月),2页(通讯栏页)。
[73]胡适:《归国杂感》,载《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20~21页。
[74]戴季陶:《到湖州后的感想》(1920年7月),见《戴季陶集(1909—1920)》,唐文权、桑兵编,1272页,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75]胡适:《致高一涵等(稿)》(1919年10月8日),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72页。
[76]胡适:《“老章又反叛了!”》(1925年8月),见《胡适全集》(12),74~76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77]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361页。
[78]类似倾向更早已出现,胡思敬在清季就注意到:“近时士类大败,少年粗解阅报,拾取一二名词,哆然谈经济。一时风气所趋,虽老生宿儒,莫敢自坚其说。盖欲避顽固之名,不得不进调停之说。”胡思敬:《退庐全集·退庐笺牍·与李梅庵书》(约1905),438~439页。不过胡之所谓“调停”,带迎合意,与钱之“调节”略不同。
[79]闻一多:《八年的回忆和感想》,见《闻一多全集》,第2卷,432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81]李璜:《我们为什么要办爱国中学》,载《晨报副刊》,1926年7月27日,13页(社会栏页)。
[82]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载《国民新闻》(广州),1927年5月5日,重印于《中山大学学报》,1975年3期。
[83]毛泽东曾在湖南组织“问题研究会”,这样重视“研究问题”的在当时国内还不多见。参见汪澍白等:《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载《历史研究》,1980年5期;恽代英信引自耿云志:《胡适年谱》,73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84]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载《历史月刊》(台北),第29期(1990年6月),145页。
[85]北大民意测量转引自陈福霖(F。GilbertationalismiAsia:AnAnnotatedBibliographyofselectedWorks,NewYork,1981,pp。21-22。并参见罗志田:《胡适与社会主义的合离》,载《学人》,第4辑(1993年7月)。
[86]蒋介石:《今日党员与政府军队及社会之组织唯一要素》,载《盛京时报》,1928年8月18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