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法国大革命史索布尔 > 第二章 第一督政府自由稳定政策的失败17951797年02(第2页)

第二章 第一督政府自由稳定政策的失败17951797年02(第2页)

从那时起,公民波拿巴变成了寻找自己道路的冒险家。热月的失宠仿佛打断了他的政治生涯。不久,除了自己的野心,他不再有任何准则。有几个月他的处境很凄惨。葡月使他重新投入洪流。葡月13日(1795年10月5日)这一天他所起的作用使他获得了“葡月将军”的美称。从此,他依靠得到不断晋升的前途有了保障。10月16日他还是一名少将,26日就被任命为国内方面军的总司令。从这一时期起,开始了波拿巴和约瑟芬·塔谢·德·拉帕日里的爱情。约瑟芬比他年长6岁,是1794年被处以绞刑的博阿尔内子爵的遗孀。据在他的回忆录里提到,这是个已经有点厌倦的女人,但仍很迷人,并且很有经验。波拿巴给“温柔的、无与伦比的约瑟芬”的第一封信写于1795年10月28日。这种炽烈的情火在他写于意大利战争期间的全部信件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信件对嘉奖、功名嗤之以鼻。乔治·勒费弗尔写道:“很难相信波拿巴不知道约瑟芬和的关系,没意识到她对后者的影响可以对自己有用。”

1796年3月2日,波拿巴被任命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取代了谢雷。9日,他和约瑟芬·德·博阿尔内没有举行宗教仪式结成了夫妇。两天后他离开巴黎前往设在热那亚海岸的萨沃纳司令部。

意大利战争决定了反对奥地利斗争的命运。战争计划早在共和二年就由救国委员会制定出来:在征服皮埃蒙特之后,先夺取伦巴第,然后通过阿尔卑斯山直接向维也纳进军。波拿巴带着3。8万名战士,4。8万金法郎和10万法郎汇票(没有被全部接受)投入了战争。战争进行的速度极其迅猛。

在皮埃蒙特,波拿巴只用了十几天,经过蒙特诺特战役(1796年4月12日)、米尔西莫和蒙多维战役(4月21日),成功地把博利厄指挥下的3。5万名奥地利军和科利部下的1。2万名皮埃蒙特军隔离开,并迫使科利退守都灵。4月28日,撒丁国王签订了谢拉斯科停战协定。根据1796年5月15日签订的巴黎条约,撒丁国王把萨瓦以及尼斯、唐德和伯依3块伯爵领地割让给法国。

在伦巴第,波拿巴把博利厄赶到了波河以北,赶过了泰森河。然后,他挥师南下,从普莱藏斯渡过波河,在阿达的洛迪桥(5月10日)一举击溃敌军,1796年5月15日进入了米兰。后来司汤达在他的《帕尔马修道院》里写道:“全世界发现,经过那么多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有了一个继承人。”越过曼乔河之后,5月30日波拿巴包围了芒图。帕尔马和莫代纳公爵签订了停战协定,波洛涅城向法国人敞开。6月23日,罗马教廷也接受了一项协议。被征服的国家被迫缴纳沉重的战争赔款,这激起了一部分居民反对占领者。只有主张成立统一的意大利共和国的当地雅各宾派站在法国人一边。而督政府只是想夺取一些筹码以便加强自己在谈判中的实力地位。在此期间它尽量盘剥被占领国家:波拿巴可能从意大利掠夺到5000多万,其中的1000万交给了督政府。然而奥地利人始终控制着通向阿尔卑斯山的交通要道芒图。奥地利军队曾4次从阿尔卑斯山下来企图为芒图解围。但是乌尔姆塞尔率领的部队于8月5日在卡斯蒂格利奥纳被击败,1796年9月8日再败于巴萨诺。阿尔温克齐的部队经过11月14—17日在阿科尔周围浴血奋战后也被击退,1797年1月14日在里沃利再次被打败。2月2日芒图投降,通往维也纳的道路打通了。

德意志战争并没有取得督政府所期待的决定性成功。担负主要任务的儒尔当和莫罗的部队计划通过多瑙河谷到达维也纳。1796年5月31日儒尔当越过莱茵河,但被查理大公[6]击退了。可是,由于同莫罗对峙的乌尔姆塞尔在波拿巴得胜后被派往意大利,法军对查理大公重新发起了进攻。6月24日莫罗渡过莱茵河到达慕尼黑。与此同时,儒尔当先后夺取了科隆和法兰克福,并于8月一直挺进到与波希米亚的交界处。但是法国军队没有会师。查理大公趁机对它们分别出击,首先逼使在马因河谷两次被打败的儒尔当于1796年9月底撤回莱茵河左岸。莫罗被发现后也不得不撤退。由于大公竭力切断他的退路,莫罗率部进入黑森林地区的隘路。1796年10月26日他在于南格渡过了莱茵河。冬天,凯尔和于南格两座桥头堡丢失了。

在奥什率领下对爱尔兰的远征也遭到失败。法国舰队于1796年12月起航,被暴风雨打得七零八落。1797年1月,督政府下令没收在法国领土上的一切英国商品。英国的经济形势恶化,逼使它进行谈判。1796年10—12月英法曾在里尔进行过谈判,当时英国方面以马尔迈斯比里为代表,比利时问题导致了这次谈判的破裂。

因此,在1797年战役的前夕,意大利方面军成为督政府主要的希望所在。波拿巴恢复了被占领国的和平。他完全不顾督政府的指示,于1796年10月15日在莫代纳和从教皇那里夺得的几块领土上建立了“波南共和国”。1797年2月19日,他同教皇庇护六世签订了托朗蒂诺条约。督政府要求他摧毁教皇的世俗政权,而波拿巴却满足于得到几百万赔款和迫使教皇割让阿维尼翁、弗内森伯爵领地以及其他几块领地。他的政策越来越以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了。

1797年3月20日,法军重新发起了对奥地利军的进攻。此时奥军由查理大公率领并在人员上大为加强。波拿巴强行通过了塔格利亚曼托隘口,然后越过塔尔维山口,先头部队在马赛纳率领下到达塞姆芒。

同时,在德意志南部,桑布尔-默兹方面军在奥什率领下于1797年4月16日越过莱茵河,18日在科隆附近的纽维德获胜。莫罗也开始行动。但是在1797年4月18日这同一天,波拿巴在斯蒂里亚的莱奥本和奥地利同时签订了停战协议与和平条约的预备性条文。这位意大利的征服者十分珍视他的胜利成果,害怕被人抢先当上和平使者。莱奥本和约的预备性条文确认了波拿巴意大利政策的胜利,但是没有实现莱茵河的自然边界。然而国内政治的发展迫使督政府只得认可既成的事实。

Ⅲ。果月与康波福米奥(1797年)

在共和五年芽月的选举中保王派取得了胜利。国内形势以及舆论的厌倦使督政府不得不听命于将军们。督政府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绝对不可能号召人民起来保卫共和国。而它对外政策的方向必然取决于国内危机如何解决。反法联盟对此完全了解,因此它设法拖延莱奥本停战后在于迪纳开始的谈判,以及后来由英国特使马尔迈斯比里在里尔恢复的谈判。假如保王的右派获胜,英奥就希望得到更优惠的条件。因此,督政府和波拿巴的团结加强了。波拿巴知道,保王的两院绝不会同意他的意大利政策。获月5日(1797年6月23日),因为威尼斯事件,波拿巴在两院遭到严厉的抨击。至于督政府,它又怎能拒绝救星的要求呢?通过互相影响和让步,果月的政变和康波福米奥条约紧紧相连。这一政策的主要受益者则是波拿巴。

1。共和五年的选举和反动派

尽管波拿巴在意大利取得了辉煌战绩,而且督政府也曾想利用这些战绩。但是,共和五年芽月议会两院的选举(更换13议员,其中有12是前国民公会议员)仍然受到保王派的影响。选举活动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的。除了十几个省外,各地的督政派都遭到了惨败,只有11名国民公会议员重新当选,而且其中有好几名保王分子。新当选的13议员大大加强了王党右派的势力。

正当督政府发生分歧时,反动阵营却立刻组织起来。得到拉勒韦利耶尔支持的勒贝尔意识到眼前的危急,主张必要时宣布选举无效,把形势重新掌握在手。卡诺屈从于选举的结果,拒绝了这一主张。则像往常一样持保留态度。牧月1日(1797年5月20日)两院集会,指定巴尔贝-马尔波瓦为元老院议长,汝拉地区当选的皮什格吕为五百人院议长。勒图尔纳经抽签被确定为任期已满的督政官,于是两院就在这一天决定由巴塞尔条约的谈判使者、声名狼藉的君权主义者巴泰勒米接替他。然而右派有点犹豫。他们在“克利希俱乐部”集会,但未能确定政策。主张立即复辟的“白色雅各宾派”只是少数,占多数的君主立宪派反对使用暴力。号称“肚皮派”的小集团也倾向保王党,主张进行一些细微的改革并且等待时机。“白色雅各宾派”希望皮什格吕能发动一场政变,但皮什格吕表现得优柔寡断。

反动派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流亡者的家属和教士。由于取消了共和四年雾月3日的规定,流亡者的家属重新可以担任公职。果月7日(1797年8月24日)的法律取消了1792年和1793年的镇压措施。然而,教会的成员仍须发表忠于法律的声明,反流亡者法律的主要部分继续有效,被赦免的恐怖主义分子被允许重新担任公职。在外地各省,反动势力通常很嚣张。博爱学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得到发展。流亡者纷纷归来,被放逐的教士到处自由来往,而获得国有财产的人却遭到了攻击。在普罗旺斯再次发生暴力事件,督政府只得派兵前往镇压。共和派力图团结在各立宪派俱乐部里,以对抗反动势力的嚣张。但是,督政府害怕这样会加强雅各宾势力的影响,因此听任两院于热月5日(1797年7月23日)把它们取消。督政府的这种消极状态助长了右派的反动气焰,他们试图剥夺督政府全部的财政权,使它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牧月30日(1797年6月18日)五百人院决定把全部财政权交给长期以来以反革命著称的国库,不过元老院拒绝了这一议案。

督政府同两院的冲突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这时不再继续观望,转而支持勒贝尔和拉勒韦利耶尔反对卡诺和巴泰勒米。他的抉择在卡诺为取悦右派而更换部长的时候公诸于世了。热月26日(1797年7月14日),被保王派憎恨的梅兰和拉梅尔保留了原职,由斯塔尔夫人介绍给的塔莱朗被任命为对外关系部长,奥什被任命为陆军部长。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因为奥什指挥的桑布尔-默兹方面军十几天来一直在向巴黎进军。

2。共和五年果月18日政变(1797年9月4日)

共和五年芽月选举引起的督政府和两院之间的冲突公开化,在没有任何宪法程序的情况下,只有两种解决办法:或是像共和二年那样号召人民;或是像葡月13日那样诉诸于军队。显贵政权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排除第一种可能性,拉勒韦利耶尔事先就对此表示坚决反对。结果只能是求助军队。已经预感到这一点的波拿巴和奥什同意了。获月,波拿巴提供了皮什格吕背叛的证据,这是在保王派特务当特雷格的文件里发现的一份材料。获月13日(1797年7月1日)奥什命令部队向巴黎进军。于是督政府只得听命于将军们,尤其听命于波拿巴。他支持政府反对两院只是为了迫使其接受莱奥本和约的预备性条文和他的意大利政策。

获月28日(1797年7月16日)当两院得知政府改组以及军队进入法律规定的禁区后,终于意识到眼前的危险。他们准备对3名督政官——、拉勒韦利耶尔和勒贝尔提出控告。获悉皮什格吕已经背叛的卡诺拒绝赞同复旧。热月25日(1797年8月12日),议会两院为了武装富人居住区的资产阶级,下令组建国民自卫军精锐连队。这时督政府也加紧防范准备。波拿巴派奥日罗担任指挥,一些小股部队利用各种借口进入了巴黎。果月10日(1797年8月27日)拉勒韦利耶尔向“山内共和国”[7]的特使声明:“督政府决不同共和国的敌人妥协”。右派决心使用武力,但“三督政”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共和五年果月18日晨(1797年9月4日),巴黎被军队占领了。皮什格吕和12名议员被捕并监禁在唐普尔,巴泰勒米也遭到同样下场。卡诺逃脱了。政变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一项法令规定,凡企图复辟王政或1793年制宪议会者立即枪决。果月19日(9月5日)夜里,两院集会投票通过了“三督政”提出的特别措施。49个省的选举结果被宣布无效;177名议员被取消资格并不予替补;包括卡诺、巴泰勒米和皮什格吕在内的65人被判处流放圭亚那(人称“不流血的断头机”)。杜邦·德·内穆尔等议员辞职。两院里的多数颠倒了过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