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知识点总结 > 任务二 就业信息的运用(第2页)

任务二 就业信息的运用(第2页)

无论是职业目标的确定、就业地域的取舍,还是求职计划的设计、决策方案的选择,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处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可以说,择业决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与择业有关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过程。在搜集就业信息时,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一)要有目标、有计划地搜集

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了解自己真正感兴趣并适合的职业和岗位,在此基础上再去搜集有关的就业信息,避免盲目地打游击战,集中力量向制定的目标前进。

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大学生要确定就业信息的搜集范围,要搜集那些有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动向的、那些有关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要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再确定信息搜集的方法和渠道,分区域、分门类进行搜集,广泛撒网又要兼顾重点,讲究策略,同时要根据就业信息的反馈渠道及时调整计划。

(二)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大学生搜集到的就业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必须真实、可信。信息不准,会给择业工作带来决策上的失误。信息的全面性是指大学生要广泛关注用人单位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潜力、产品和服务、组织的所有权,家族所有权对潜在进步的影响、管理风格、组织文化、员工数量、组织结构、工作氛围、工作量、下属参与决策活动的数量、培训和发展计划等。

(三)把握时效

在就业信息发布的有效期限内,如果用人单位完成了招聘计划,已经与求职者达成协议,那么就业信息自然就失效了。因此,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无论是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还是学生本人,都要随时注意所汇集的就业信息是否过期,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有效信息。

(四)注意“二八”规律

虽然就业信息传播的渠道有很多种,但从信息的传递角度看,毕业生搜集的就业信息大约80%来自学校渠道或官方渠道,从信息的传播范围来看,所搜集的信息80%是来自公开信息渠道。求职者在搜集信息时要综合考虑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可得性等要素。

五、就业信息搜集的方法

(一)定方向搜集法

多数大学生会根据自己选定的职业方向和行业范围来搜集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网上求职,当求职者输入行业类别、目标岗位等关键词后,网站会立即搜索出符合求职者意向的招聘信息。这种方法以个人的专业方向、能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为依据,便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单位。但如果大学生锁定的职业方向和求职范围过于狭窄,就有可能大大缩小选择余地。尤其是有的大学生在择业时,过于理想化,总把目光锁定在竞争激烈的“热门”行业和岗位,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减小。

(二)定区域搜集法

有的大学生在求职择业时,对某个或某些地区情有独钟,他们对工作地区的关注和热情要远远超过职业方向和行业范围。比如前几年“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很多毕业生喜欢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最近两年很多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学生感觉到了一线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纷纷向二线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进军,而有的学生在外省读书毕业之后,强烈渴望回到老家所在地区工作。这是一种重地区、轻专业方向的信息收集法,按这种方法收集信息和选择职业,也可能由于所面向地区的狭小和“地区过热”(即有较多择业者涌向该地区)而造成择业困难。

(二)全方位搜集法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所学专业不容易找到对口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在搜集就业信息时,就会把与本专业有关联的所有就业信息统统搜集起来,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筛选,以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并有可能被录用的专业相关职业。按这种方法获取的就业信息范围广泛,选择的余地大,但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

六、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目光只盯着招聘会或网上发布的招聘信息,这就大大限制了信息搜集的范围和数量。事实上,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非常多,每种渠道都有各自的特点,毕业生要对各种渠道的信息保持敏感性,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地搜集信息。总体来说,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地方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指导部门

国家、地方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指导部门负责从总体上规划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进行全国性和区域性信息交流和人才配置的政府机构,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同时它们也为毕业生提供各种服务,尤其是政策咨询服务。这些管理指导部门主要包括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人事厅及各市的教育局、人事局。比如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指导部门是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其职责是指导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建立就业市场信息库,通过就业信息网,形成就业指导中心、高校以及用人单位三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大学毕业生可以经常浏览这些网站,获得准确而可靠的就业信息。

(二)毕业生所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高校都相继设立了专职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机构。这些机构每年会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发出征求用人信息,它既是用人单位在选择高校毕业生时所依赖的窗口,又是高校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所发布的就业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1。针对性强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多是用人单位根据高校的专业设置,向上级人事部门申报了用人计划,然后向学校发布的需求信息,因此这些信息完全是针对该校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性强。而人才市场、网络、报刊等渠道发布的需求信息,多是面向全社会,其中很多用人单位都倾向于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人。

2。可靠性大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向学生公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之前,往往会对用人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很多高校实行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制度,即用人单位到就业指导中心或其他代理点办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登记”手续。办理时,需携带有效的材料,为了确保所登记信息的有效性,用人单位需每年办理一次登记手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其他渠道信息所不能比的。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们避免掉入求职陷阱。

3。时效性强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的就业信息,往往都是最新的、最及时的招聘信息,而不会是过期的需求信息,这种时效性能帮助毕业生掌握第一手的求职资料。

4。成功率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