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讲座 > 项目一 职业生涯规划启蒙(第1页)

项目一 职业生涯规划启蒙(第1页)

项目一职业生涯规划启蒙

任务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体验活动

杨澜:人生需要规划

提起杨澜,很多人都说她太幸运了。从著名节目主持人到制片人,从传媒界到商界,她一次次成功实现了人生的转型。杨澜是幸运的,但这种幸运,并非人人都有,也不是人人都能驾驭的。它需要睿智的眼光、独到的操控能力,是职业经历累积到一定程度厚积薄发而来的。就像杨澜自己说的那样:“一次幸运并不可能带给一个人一辈子好运,人生还需要你自己来规划。”

第一次转型:央视节目主持人

在成为央视节目主持人以前,杨澜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大学生。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脱颖而出。四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第二次转型:美国留学生

1994年,杨澜辞去央视的工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业余时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第三次转型:凤凰卫视主持人

1997年回国后,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凤凰卫视的两年,在杨澜的职业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也同时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第四次转型: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2000年3月,她收购了良记集团,并成功借壳上市。但不久,就遇到了全球经济不景气。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杨澜将公司的成本缩减了差不多一半,并逐渐剥离了亏损严重的卫星电视与香港报纸出版业务,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工资减少了40%。

2001年夏,杨澜的“阳光文化”接手了某网站,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又与四通合作成立“阳光四通”,开始进军网络业和IT业。

阳光文化在经历了两年亏损后开始盈利。之后,阳光文化正式更名为阳光体育,杨澜同时宣布辞去董事局主席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中。

第五次转型:重回文化圈

2006年年底,杨澜正式宣布放弃从商,重回文化圈。回归之后,她相继主持了多档节目。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主持人转变为独立电视制片人,从娱乐节目到高端访谈,再到探讨女性成长的大型脱口秀节目。这一次转型,又令人耳目一新。

2007年7月,杨澜不算完满的5年商业之旅画上了句号,开始了职业环境和职业路径的转变。杨澜辞去了所有的管理职务。从商场全身而退,重回她所熟悉而又擅长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公益事业。这是杨澜结合自身的职场优势和职业环境分析进行的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商战显然不是她的强项,这是与她自身的职业性格相关的,性格适应职业环境就有利于职业路径的发展,反之,则对职业路径有负面作用。所以找准一个人的职业路径,要结合自身的职业性格和职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才是符合职业发展方向的。

体验分享

1。杨澜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是什么?

2。杨澜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杨澜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理论解读

杨澜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她自身所处的职业环境基础上的、针对未来职业方向作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发展二维图形中,存在飞多高和飞多远两个维度,飞多远是基础,是个人的强项和兴趣,飞多高往往是个人努力和客观环境的综合结果,尤其是外界环境影响的结果。

杨澜的故事告诉我们,职业发展必须要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外界环境作用的关系,力争主导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所主导。

乔治·萧伯纳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选择,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和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生”意味着活着,“涯”是边际,“生涯”就是人的一生的意思,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它既统合了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的演变,也表现出了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一生中事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根据定义,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尤其是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特长、经历以及存在的不足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再对其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简单地说,就是考虑大学毕业后希望干什么,希望向什么方面努力。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涵盖了整个人生的发展期,它要解决的是个人将在怎样的职业领域以及如何在其间得到发展、打算取得怎样的成就等问题。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帮助自己实现目标,并为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去做好各种准备。

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四件事要做:第一,要进行人职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第二,要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把握人生的发展方向。第三,要进行职业定位,坚持向既定的目标迈进。第四,在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要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二)职业与职业的重要性

1。职业的概念: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