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书 > 第二课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1页)

第二课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1页)

第二课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经历了前面近一年的言语准备阶段,婴儿开始正式进入学习口语的时期。根据婴儿语言发展的基本情况,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1~1岁半)

儿童在一周岁左右说出了最早的词,这是真正的语言的开始。从一周岁左右到一岁半是单词句阶段,前后不超过几个月。在这一阶段,婴儿往往用一个单词表示一个句子,我们称之为单词句。儿童一次只会说一个词,但他常常用一个词来表达整个句子的意见,从而起到一个句子的作用。这种词的词义是过分扩展了的。例如,儿童把所有的四脚动物都叫做“狗狗”,把所有男人都叫做“爸爸”。不仅如此,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还伴随不同的情绪和动作,并且往往用同一个词表达不同的含义:“妈妈”可以表示“这是妈妈”“要妈妈抱”“妈妈帮我捡东西”“我肚子饿了”等。如孩子说“球球”这个词常常反映多种意思,有可能是“我要球球”,也可能是“这是球球”,还可能是“球球滚走了”等。这时候孩子说出的词,并不仅仅和词所代表的对象发生联系,还和包括这个对象在内的一种情境相联系。所以,单词句阶段的词所表达的意思是不精确的,比较宽泛,家长常常需要把孩子说话时附加的手势、表情、体态等许多情境作为参考的因素,便确定孩子说话的意思。单词阶段儿童言语的特点如下。

(一)语言发展特点

1。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迅速发展

在这一阶段,婴儿能听懂的话比他能说的话要多得多。按照词性的划分,婴儿最先能理解的是名词和动词,这两类也是婴儿理解最多的词汇。名词主要指是婴儿生活中的、熟悉的家用物品,人物的称谓、动物名称和特征较明显的身体器官的名称等。婴儿能理解的动词首先是表示身体动作的,其次是表示事件和活动的。

在单词句阶段初期,儿童的词汇量只有几个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词汇量也日趋迅速增加(见图1)。有人研究过18个月儿童最初出现的10个词,结果表明都是些动物、食物、玩具的名称。在他们最早习得的50个词中,范围已扩大到人体器官、衣服、家庭用具、运载工具、人物等方面,但没有出现过像“尿布”“裤子”“汗衫”之类父母经常使用的词。一般而言,儿童说出的词是他们直接摸到的、玩过的东西的名称。而对于立在那里不动的东西如家具、树木或商店,儿童是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的(Nelson,1973)。

图1词的数量随年龄而增长

2。会给常见的物体命名

在词汇能力方面,以音代物是小于1岁半的孩子说话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例如,把“狗”称做“汪汪”,把“猫”称作“喵喵”,或者用某种声音来代表人的某种活动,如用“嘘嘘”声代表小便。这种声音固然与成人常对孩子以声代物有关,同时也和婴儿生活范围的扩大、生活内容不断丰富、认知能力逐渐提高有关。因而,婴儿已会用声响来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命名。这是因为声音是物体或活动的鲜明特征,容易记住。但是婴儿在命名和使用新词时常常会出现一种词义“泛化”或“窄化”现象。

(1)词义泛化,又称为词语扩充,即一词多义。这是由于婴儿对词的语义特征掌握过少造成的。如孩子常用“毛毛”代表所有带皮毛的动物或毛皮做的东西。

(2)词义窄化,窄化是指儿童对于词义理解和使用达不到目标语言的现象。如婴儿最早理解的“车车”,就是婴儿自己的婴儿车,而不是所有的交通和运输工具。“爸爸”仅仅指的是自己的爸爸。

3。常用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的发音策略

这个阶段,儿童具有一个和母语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音位系统。婴儿的发声有明显的旋律和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听上去很像成人说话。他们在发音上常常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发音策略,主要有:

(1)省略音。省略词首或词尾辅音。例如,牛肉(niurou)说成(youyou)(油右)。

(2)替代音。用浊辅音替代清辅音。例如,哥哥(gege)说成得得(dede)。

(3)重叠音。这几乎被看做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现象。例如,把虾说成“虾虾”,包子说成“包包”等。

(二)语言教育活动

1。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

这一阶段婴儿学习语言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既可以丰富大量的消极词汇(能理解但不会正确使用的词汇),也可以丰富少量的积极词汇。如果婴儿开始发出的某个单词音不准确,成人既不要批评或是打断他,也不要让婴儿一遍一遍跟着念,这样做将会降低婴儿学说话的兴趣。但是成人可以反复地说这个词,这可以为幼儿下一次的模仿做准备。对于他的每一次尝试,无论正确与否,都要予以鼓励。

2。多跟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榜样

研究表明,婴儿所掌握的新词中,约有23是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有或意无意地交谈而获得的。喜欢而且善于与孩子交谈的父母,其子女的语言能力明显高于那些少言寡语的父母所带的孩子。父母和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内容的丰富性,都给婴儿提供了模仿的榜样。每当孩子接触新事物、体验新情感时,都要教他说有关的词语,跟他谈谈他看到、听到和做到的事情,还可以谈谈最近发生的或即将要发生的事情,但一定要用短小简单的句子,千万不要错过跟他说话的机会。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婴儿,要有意识地引导他学会理解动作语言,为日后的口头表达做准备。当孩子出现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动作时,成人要立刻给这个动作命名,并反复强调,孩子慢慢地就会将这个动作和同时听到的对应的词建立起神经联系,从而理解语言的含义。比如,孩子听到音乐身体就左右摇摆时,成人立刻说宝宝这样是在“跳舞”,并夸奖宝宝跳得真好。久而久之,成人让孩子跳舞,孩子就会立刻晃动身体跳起舞来。不仅是孩子出现动作时应给予命名,成人做某个动作时,也应尽量把这个动作对应的语言用清晰的声音、缓慢的语速告诉孩子,这样孩子就能理解更多的动作语言,一旦能开口了,就能说出很多词汇来。比如,爸爸开门时就告诉孩子“开门,开门,爸爸开门”,妈妈炒菜时就告诉孩子“炒菜,炒菜,妈妈炒菜”等,让快乐的语言时时伴随着孩子的生活。

3。利用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亲子阅读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视觉阅读能力、听觉阅读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记忆能力和想象力等的提高,还能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婴幼儿最初通过听来储备大量的语言信息,一旦能开口说了,你会发现孩子说的内容几乎都是曾经听到过的。经常进行亲子阅读,并将同样的内容反复读给孩子听,孩子就能记住那些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句子、完整的内容,并模仿着说出来。婴儿在阅读时,常常会自言自语。这说明他已能做到视觉神经中枢与言语神经中枢相协调,输入形象信息与处理形象信息同时并举,从而收到感受、分析画面内容,认识了解客观事物的功效。正因为如此,当成人发现婴儿边看边说时,应悄悄地走近婴儿,趁其咿呀学语、出言吐字之际,提一些浅显的问题,诱导他回答,并丰富和扩充婴儿的回答,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4。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并予以应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