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中班 > 第二节 幼儿教育论文的撰写(第3页)

第二节 幼儿教育论文的撰写(第3页)

第一,填补空白的新发现、新发明、新理论。

第二,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完善、创新。

第三,在众说纷纭中提出独立见解。

第四,推翻前人的定论。

第五,对已有资料进行创造性综合。

4。理论性

学术论文与科普读物、实践报告、科技情报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理论性的特征。所谓理论性,就是指论文作者思维的理论性、论文结论的理论性和论文表达的论证性。

(1)思维的理论性。即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思考,不是停留在零散的感性上,而是运用概念、判断、分析、归纳、推理等思辨的方法,深刻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经过高度概括和升华,使之成为理论。

(2)结论的理论性。学术论文的结论,不是心血**的激动之词,不是天马行空般的幻想,也不是零散琐碎的感性偶得。学术论文的结论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归纳上,通过理性思维,高度概括其本质和规律,使之升华为理论。理性思维水平越高,结论的理论价值就越高。

(3)表达的论证性。学术论文除了思维的理论性和结论的理论性以外,还必须对结论展开逻辑的、精密的论证,以达到无懈可击、不容置疑的说服力。

(二)学术论文的类型

按性质功能划分,学术论文可分为如下几类。

1。论说型

即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材料正面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考证性文章归入此类。

2。综述型

即对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概括总结,分析现状,指出问题,并明确发展方向和趋势。

3。评论型

即对某一学术成果、期刊论文或专著的内容进行估价和鉴定,指出其成就,分析其价值,指明其中的问题与不足。

4。驳论型

即反驳对方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常见的商榷性文章就属此类。

四、报告型论文

报告型论文指描述并阐述教育实践中某一体系、模式等具体项目的构建的理论性文章。它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结果或进展的文件,是报告情况、建议、新发现和新成果的文献。它也是教育研究工作者广泛使用的一种文体。

撰写研究报告必须遵循科学性、创造性、规范性、可读性原则。

(一)报告型论文的种类

1。实证性研究的报告

即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如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经验、办法、建议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

2。文献性研究的报告

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如教育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报告。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和可靠程度。

(二)三种主要的研究型报告

1。教育调查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对其结果整理成的文字材料,就是教育调查报告。其作用是就某一科研课题搜集材料、罗列现象,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分析、归纳、综合,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探索事物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调查报告一般都包括总提、主体、结论这个“老三段”的基本格局。调查报告结构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题目、导言、主体、讨论或建议、结论、参考资料。

2。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就是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可以分为三部分:前言;实验过程和结果;讨论及结论。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题目、单位作者、课题的提出、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附录和参考文献。

3。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