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章 > 四材料的呈现方式(第3页)

四材料的呈现方式(第3页)

(1)第一层材料,教师为幼儿投放: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小块木头、一颗弹球和一个橡皮泥做的小球。

教师介绍:这里有一些东西,看看哪些会沉?哪些会漂浮?

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重的东西下沉,轻的东西漂浮。

(2)第二层材料,教师又加上一小块比那个软木塞和木块都轻的橡皮泥,还可以加上一只乒乓球、一个和乒乓球同样大小的泥球、一团揉成拳头一样大小的铝箔、一块石头以及一块切成与石头同样大小、一样形状的海绵。

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

(3)第三层材料,教师为幼儿选择既会沉又会浮的东西,如海绵、泡沫塑料,开始是浮的,慢慢会沉下去。还需要选择要它沉就沉,要它浮就浮的东西,如开口的乒乓球、有盖子的透明的小瓶子。

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里面有空气的东西会浮。

实例2接亮灯泡

(1)第一次投放材料:教师给幼儿每人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一根电线。

教师:你们试着找出接亮电灯泡的方法。

幼儿进行充分的尝试。

在幼儿充分尝试后,教师发一份预测单,记录哪一种能接亮,哪一种接不亮。摆出9种连接方式。

预测单成了一份记录,记载点亮灯泡的各种接法。幼儿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充分尝试后,归纳出接亮的关系:只要灯泡触到电池的顶部或底部,电线把灯泡和电池的另一头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与电池的位置没有关系。

(2)第二次投放材料:教师增加了一根电线。

幼儿尝试着用一节电池和两根电线点亮灯泡。幼儿可能把两根线连成一根。

教师可以问: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幼儿会继续探究,发现其他的连接方法。

(3)第三次投放材料:不出头的导线或两头有塑料绝缘层的电池进行尝试。

幼儿会发现金属丝必须露出来,电池两端的塑料必须去掉使金属露出来。

(4)第四次投放材料:增加两节电池。

幼儿会发现电池的多少会改变亮度。

幼儿还会对两节电池的方向产生新认识。

(5)第五次投放材料:木片、金属片、塑料片、曲别针、纸片……

幼儿通过探索会发现什么材料导电,什么材料不导电。

在幼儿获得了上述经验后,让幼儿观察电工工具的把手、电线的包皮是什么材料做的,进而理解导电与安全措施。

实例3探索磁铁

(1)第一次,先向幼儿提供磁铁和铁钉、曲别针、木棒、纸、布、塑料等物品。

幼儿通过探究和操作,可以直观地看到和感知到磁铁能吸住铁制品,从而认识到磁铁的基本特性。

(2)第二次,为幼儿增加一些像铁但不是铁的发亮的物品。

幼儿逐渐尝试着用磁铁鉴别和判断铁制品与非铁制品。

(3)第三次,提供条形磁铁。

在幼儿感知了磁铁的基本特性后,通过探究和操作条形磁铁,幼儿会发现磁铁有两极,有相吸、相斥的特性。

(4)第四次,提供硬纸板、玻璃板等材料,安有铁钉或曲别针的小人或各种物品的图片,里面装有各种小的铁制品的各种玻璃或塑料容器。

幼儿通过操作会发现磁铁可以不直接接触这些物体而能使它们移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