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幼儿园健康与社会 > 第二节 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指导(第1页)

第二节 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指导(第1页)

第二节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指导

一、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一)明确教育活动目标

幼儿生活经验少,基本的生活能力正在发展中,生活自理能力差,缺乏必要的身体保健知识,因此这方面的教育活动设计要根据《纲要》的要求,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活动目标。比如,幼儿一入园,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生活自理,首先要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中班的幼儿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后,就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整理自己的物品;大班的幼儿不仅会自己穿脱衣服,还应知道根据天气状况加减衣服,知道要穿合适的鞋才舒服、健康。每次活动目标不宜过多,一般2~3条即可。

(二)做好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

明确目标之后,要为此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环境准备和心理准备。物质环境准备包括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操作工具、活动必备的用品、必要的设施设备等。心理准备主要是指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幼儿在乐意接受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愿望,了解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能力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行为方式。

(三)活动过程的实施

关于教育活动过程的实施,可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可用示范讲解法,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生活自理方面的操作;也可用故事表演法让幼儿知道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的意义,在一次活动过程中可多种方式并用,以让幼儿产生对活动的兴趣,达到活动的目的。幼儿,尤其是年龄小的幼儿,对于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能力等没有明确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再辅以动作的示范,使他们有可效仿的榜样。例如,培养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可先挑选出能正确穿脱衣服的大班幼儿,让大班的哥哥、姐姐给小班幼儿做示范,也可由教师亲自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给幼儿一个正确完整的概念。这样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分组练习等,幼儿基本上就能学会穿脱衣服。故事表演法是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的表演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因为文学作品(主要是故事、诗歌、儿歌等)深受幼儿的喜爱,是幼儿园活动设计中经常运用的形式,幼儿容易接受,对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能力的养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比较复杂的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按照先后顺序分步骤地让幼儿学习,每次活动都有其应达成的目标和内容。

(四)对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自己评价,也可由他人评价,找到其不足之处,以利于今后教育活动的开展。评价内容包括活动之前是否做好了各种准备,是否充分了解幼儿的能力及特征等;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是否得当,幼儿是否积极参与,能不能很好地坚持其习得的行为习惯;整个活动是否让大部分幼儿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一)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的价值观和目标观

要充分认识身体保健和生活自理教育对幼儿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按照身心综合能力结构理论,塑造幼儿的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能力,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要冲破仅限于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培养的旧的教育模式,建立以健身为主、全面育人的价值观和目标观。

(二)要把家长、保健医生与保育员引入活动过程中

要经常向家长和保健医生、保育员介绍新的教育观和保健观,帮助他们建立新的保健教育观和主体教育观,并提出互相配合的具体建议。注意吸收家长和保育员参与教育活动,鼓励和组织他们提供有关活动的教育内容,比如,保健医生在保护牙齿的活动中担当讲解牙齿结构与功能的角色。

(三)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认识并尊重幼儿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和组织幼儿参加教育活动的准备、实施和评价,发挥和发展他们的主体能力和其他素质。

(四)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

在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的教育活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电视、录像、影碟、图画、模型等现代媒体,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片,帮助幼儿了解各种生活自理过程,并帮助幼儿认识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这是发展自我保健意识的基础。

(五)教育活动设计应根据具体的目标采用合理的方法

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的教育内容比较琐碎和具体,为达到较好的教育活动设计目标,教育活动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①游戏法,如“帮助布娃娃穿衣服”“给小花猫洗脸”“小小耳科大夫”等游戏都是孩子们爱做的;②比赛法,组织个人或分队比赛生活技能,可以与走、跑、跳、爬、钻等活动结合做;③分步学习法,较复杂的技能可分解成几步,分步学习;④表演法,组织个人或分组轮流表演生活技能,可表演单个技能,也可表演一组技能,如表演由铺被、脱衣到起床、穿衣、叠被的一整套技能。

三、幼儿生活自理和身体保健教育活动示例

(一)活动名称:袜子对对碰(小班)

1。活动目标

(1)能积极探索穿脱袜子的方法,有坚持性。

(2)愿意进行自我服务活动,体验自我服务的乐趣和成功感。

(3)了解袜子对脚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各种类型、颜色、图案的袜子;洋娃娃的小床;自制“袜子宝宝”一对。

3。活动过程

(1)寻找“袜子的好朋友”引入游戏,给袜子配对。

老师:今天袜子宝宝要和你们玩游戏,你们手里的袜子宝宝的另一半就躲在这里,你们能把他找出来吗?

老师:谁把自己的袜子宝宝找到了?你的两只袜子宝宝一样吗?他们哪儿一样呢?(从图案、颜色、样式上配对)原来袜子宝宝是一对双胞胎,他们俩长得一模一样。我们可以说他们是“一对”袜子,也可以说是“一双”袜子。

(2)出示袜子宝宝,认识袜子。

老师:看看这是谁?你发现袜子宝宝的身体上有哪些秘密?(袜子宝宝有袜口、袜跟、袜尖、袜颈、有正反面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