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接发球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接发球,应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和来球性能,决定用推、搓、削、拉、攻等技术。接发球时,应选择好站位,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和落点。基本的接球方法是向对方球拍开始运动的方向回击。比如,对方球拍由左向右触球,就应向对方球台的右侧回击,对方球拍由上往下触球,则就应向上回击。
五、攻球
攻球具有速度快,力量大等优点,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攻球可分为正手攻球与反手攻球。按站位的远近可分近台、中台和远台攻球;按击球点、击球时间又分为抽、拉、扣和杀高球等。
(一)正手近台攻球
站位近出手快,动作幅度小,可直接得分也可为扣球创造条件。握拍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上臂与身体成35°夹角,与前臂成120°夹角。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拍,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面前倾。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球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见图15-16、图15-17)。
图15-16直拍正手近台攻球
图15-17横拍正手近台攻球
(二)正手中台攻球
站位稍远,动作幅度较大,靠本身发力击球。击球时以上臂发力为主。带动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上方挥动,在球最高点或下降期前段击球的中部(见图15-18、图15-19)。
图15-18直拍正手中台攻球
图15-19横拍正手中台攻球
(三)正手拉球
正手拉球是回击下旋球的主要攻球技术。能为扣球创造条件:当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时,上臂和前臂由后向前上方挥动,前臂迅速内收结合手腕转动,使球拍摩擦球的中下部(见图15-20、图15-21)。
图15-20直拍正手拉球
图15-21横拍正手拉球
(四)正手扣球
动作幅度大,力量大,是得分的主要技术。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后向前用力挥击,结合右腿蹬地和转腰力量,在高点期击球。击上旋球时。拍面稍前倾,击球中上部;击下旋球时,球拍略低于来球,击球中部(见图15-22、图15-23)。
图15-22直拍正手扣球
图15-23横拍正手扣球
(五)侧身正手攻球
移动脚步,使身体左侧对着球台。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体略前倾,并稍收腹,根据来球情况,在侧身位打近台、中台、台内攻球、拉球或扣球(见图15-24)。
图15-24横拍侧身正手攻球
(六)正手攻弧圈球
回击加转弧圈球(快带)时,在来球着台时拉开手臂,球刚弹起即挥臂向前下方迎球。拍一触球前臂迅速内旋,击球时,拍与台面成70°角,击球的中上部。发力以向前为主。
(七)正手滑板球
声东击西的辅助进攻技术。回球角度大,带有左侧旋,有时可直接得分。在高点期触球右侧面,触球瞬间顺势向左滑拍使球左侧旋。
(八)杀高球
动作大,力量重,是回击高球的一种有效技术。击球时上臂从上向下做环形挥动,拍面前倾,前臂和手腕同时下压,在头与肩之间的高度击球中上部。
反手攻球时,常用的有反手近台攻球、反手中台攻球、反手拉球、反手扣球、反手台内攻球、反手快拨和反手近台攻(快拨)弧圈球等。
(九)推挡球
特点:站位近,动作小,落点多变,速度快,有一定力量。所以在比赛中能主动调动和压制对方,为正手攻和侧身攻创造有利时机。
动作方法:侧身站位,手臂自然弯曲并作内旋,拍面角度接近垂直,前臂与台面几乎平行,当球跳至上升期,拍面接近垂直击球中部。
推挡球分为:平挡,减力挡,快推,加力推,推下旋和推挡弧圈球等(见图15-25、图15-26)。
图15-25直拍反手平挡球
图15-26直拍正手平挡球
(十)弧圈球
特点:弧圈球是一种上旋非常强的进攻技术。能够制造适当的弧线,回击低而强烈的下旋球,与攻球相比有更多的发力击球时机。无论对攻球还是削球其,杀伤力很大,能直接得分。比赛中运用即可主动攻击,又可以作为相持或被动时的过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