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插座圆柱体第三组排序。
3。插座圆柱体第四组排序。
4。能将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排序,如套娃、石头、贝壳等(每种实物数量最少要3个)。
图7-2-1-5
图7-2-1-6
图7-2-1-7
图7-2-1-8
错误控制
圆柱体本身所具有的序列,与圆柱体一一对应的凹槽。
兴趣点排序的过程。
指导用语圆柱体、排队。
注意事项
此次展示活动要与第一次展示相隔一段时间,如三天或一个星期,具体时间要根据幼儿使用插座圆柱体的情况而定。
第三次展示:名称练习
工作前经验已能将圆柱体正确排序。
操作材料插座圆柱体第一组。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能区分出物体的大小,并能较正确地说出“大的”“小的”。
2。间接目的: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工作步骤
1。介绍工作名称,取出圆柱体散放。
2。比较排序。
3。取出最大的、最小的放在前面,按照三阶段教学。
(1)命名:触摸最大的,完全感知,放下,“这是最大的”,请幼儿来感知,依此介绍最小的。
(2)辨别:请你指出哪一个是最大的?那你指一下最小的。教师指最大的,问:“这是最小的吗?请把最大的拿给我,请把最大的藏起来。”
(3)发音:指最大的问:“这是最怎样的?”
4。将最大和最小的圆柱体归位,画半圆检查,竖向检查,结束工作。
变化延伸
1。插座圆柱体第二组名称练习“粗的”“细的”。
2。插座圆柱体第三组名称练习“高的”“矮的”。
3。插座圆柱体第四组名称练习“又粗又矮的”“又细又高的”。
4。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特征,并说出相应的名称。
错误控制圆柱体本身。
兴趣点发音准确的成就感。
指导用语
这是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高的矮的又粗又矮的又细又高的;哪个是大的小的;这是什么。
注意事项
如果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教师可教给幼儿一些词汇:最大的、最小的、比较大的、比较小的等。
第四次展示:指示棒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