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就业与创业指导试题及答案 >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创业教育(第1页)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创业教育(第1页)

三、他山之石——国内外创业教育

1。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1)创业教育的提出

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

1989年年底,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规划会议;1991年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项目中期研讨会;1991年11月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的终结评估会。

这三次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诞生和崛起,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出现。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当时,创业教育在我国6省市、20个县乡和30多所学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项实验未能继续推广和坚持下去。

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召开自该组织成立50年以来首次的,有115位教育部长、2800多名高等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参加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个文件都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则进一步阐述为了培养学生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求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且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能将传统或当地的知识和技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以产生创造力”。

拓展阅读

创业是一种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4月在首尔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突出强调要加强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会议指出,为了适应21世纪新的挑战和变革的需求,教育和培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创业者创立的小企业能够提供现代经济中大量的工作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会议认为,创业能力应包括:创业态度、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懂得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概念,如生产力、成本和自我创业的技能。

(2)我国创业教育的开端

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兴起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

1998年清华大学成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自1999年在清华大学举办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来,团中央、中国科协又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从2002年起,教育部也成为这一赛事的主办单位之一。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以创造性和创新性为基本内涵,以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其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意识、知识、能力等的素质教育。

拓展阅读

创业教育的意义

1。创业教育已经是我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改革,更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和教育发展,是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本质及规律的全新阐述与诠释。它为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2。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创业教育内容包括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优化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能力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3。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创业教育的核心并不在于培养个别的精英,而在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一种开拓性的价值取向和素质。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和教会学生做出适合他们成才的合理选择,在坚持创新教育的基础上,以创新教育促进创业教育,以创业教育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特点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创业教育氛围。

1999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李岚清指出“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200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11个部委制定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指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业。”

第二,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过程,开设的课程初成系列,教学方法日渐完善。

20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就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探讨与实践,形成了创业教育以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载体,以拓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为目的,充分发挥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特色。

复旦大学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获得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对有志创业的学生还提供专门指导。

目前,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开设有围绕创业理念、实务、实践三个方面的课程,不少学校采取了教师讲授、案例讨论、师生互动、角色模拟、基地见习以及组织大赛等教学方法。

第三,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自下而上的特征,经历了由实践摸索到理论总结,最后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引导推动的过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