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让徐公子见笑了。他俩兄妹,打小就在一块长大。”
王氏打着圆场。
“小柳哥!这种话,以后可不能再随便说!四宝妹妹今年十三了,坏了名声咋整?她可是女儿家!”
“就你小子话多。”
小柳还没出声呢,赵小六就被赵大婶几个巴掌,打在屁股上。
“娘!我十六了!你怎么还打我屁股。”
他不喊还好,这么一喊,赵大婶怒气更盛。接连又是几个巴掌。
也就是旁边没有衬手的东西,这要是摸着笤帚什么的,赵小六免不了一顿打。
小柳看在眼里,心下直摇头。
智商这种东西,果然是骨子里带来的,和年纪还有见识无关。
别人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可赵小六真是一尘没变啊!
赵小六挨了打,倒是把两家人一起过来的回忆,给勾了出来。
徐济安和小柳,听得格外认真。
因为其中很长一段,是他们都没有参与的,四宝的人生。
徐济安克制着自己的手,怒力不去握住。
心下道:四宝接下来的人生里,他绝对不会再缺席。并且,他也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四宝和四宝的家人。
小柳却是习惯性的,握上了四宝的手。
一脸心疼道:“怪我,没能早些追上你们。”
“错过便是错过,那就不必再追。”
“徐公子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吗?”
气归气,来日方长
于是一张圆桌,呈现三种气氛。
一则,是李老三和赵家三兄弟的温馨回忆。
二则,是四宝身旁,两人话里话外的刀兵相见。
三则,是当事人四宝,沉浸式的吸入美食。
在门外侍候的婆子见着那一屋的温馨,差点落泪。
酒足饭饱,赵家人告辞。
自打年景好了以后,赵家人就搬离了李家,毕竟总不能老靠着人家过日子。
虽然他们还是种地,每每有了收成,也都会往李家送不少。
为此,李老三没少跑。想给赵家人钱,奈何赵家三兄弟,死活不收,甚至有几回,还闹得不愉快。
闹归闹,每回地里种出东西,赵家三兄弟,还是会送去李家。
李老三也只能收着。但凡家里杀猪杀鸡的,也都给赵家准备一份送去。
日子久了,两家反而更熟络了,在外人眼里,赵李两家,那就是骨头和经都连一块的亲兄弟!
赵家人走了,李老三两口子,还得送徐济安。
没想,徐济安一开口:“叔,婶子,我在永来镇没宅子,没地方住。”
小柳:“我去给徐公子,在洒楼开个房。”
徐济安压低声音,委屈巴巴:“我以为,我能在叔这,住上几日。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