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 任务五 老年癌症与心理护理(第2页)

任务五 老年癌症与心理护理(第2页)

2。你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个很招人喜欢、很不赖的一个人?

3。你是否不管出了什么事情都尽量把事情做好,没有怨言?

4。你是不是正在努力完成你想做的事?你满意你的人际关系吗?

5。你是否在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是否常常感到寂寞,遭受别人排挤和嫉妒?

6。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你只能活6个月,你是否会把正在进行的事情继续完成?

7。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病已经到了晚期,你是否释怀或感到解脱?

理想的答案是:1。是;2。是;3。否;4。是、5。否、6。是、7。否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中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是与理想答案相反的,就说明你具有C型性格特征。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评估病人

1。评估患者此次发病的特点及目前病情、既往史、治疗经过等。

2。评估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等。

3。通过直接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了解近期生活事件对病人的影响。

4。评估家庭支持系统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支持作用。

二、对症护理

1。疼痛的护理

(1)注意观察及询问患者疼痛的性质、疼痛部位、疼痛强度,持续时间、疼痛加重及缓解因素,同时,是否还有其他伴随症状。有效、准确的评估是规范疼痛处理的关键步骤,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2)癌症病人疼痛等级:1~4级为轻度疼痛,患者虽有痛感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5~6级为中度疼痛,患者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7~10级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入睡,可伴有被动体位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搞清了患者的疼痛等级后,再按照WHO提出的癌痛治疗的5个主要原则给药:①口服给药:简便、无创、便于患者长期用药,对大多数疼痛患者都适用。②按时给药:注意:是“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③按三阶段原则给药: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程度,给予不同阶段的药物。第一阶梯适用于轻度疼痛,一般给予非阿片类、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类氨基酸等。使用时需注意非阿片类药物在最大有效剂量时的天花板效应;第二阶段适用与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布桂嗪;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第三阶段适用于重度疼痛,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杜冷丁等。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另外,在减少止痛药剂量的同时使用一些辅助药物及其他方法如针灸、心理疗法等,同样可以起到了良好的止痛效果。这些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和强的松,可以减轻周围神经水肿和压迫引起的疼痛;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美舒郁、百忧解,用来镇痛、镇静、改善心情。④用药个体化。用药剂量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而定,以无痛为目的,不应因为对药量限制过严而导致用药不足。⑤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护士熟练掌握各类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观察评估药物效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此外,还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以及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之间相互结合的问题。政府大力支持对癌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工作,推广癌痛三阶梯治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取消了癌症病人使用吗啡的极量限制,而对医务人员来讲,改变旧的理念的同时要积极学习止痛用药相关知识。

(3)促进舒适: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粗暴剧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如治疗护理必须移动病人时,应事先向病人说明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在移动过程中,对损伤部位重点托扶保护,缓慢移至舒适体位,争取一次性完成。采用非侵袭性镇痛方法,如控制焦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用视觉或触觉分散法分散或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2。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并做详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发生剧烈疼痛时,给予止痛和镇痛,注意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用药后是否好转;若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突发症状时及时给予处理,做好记录。对于放疗、化疗后的患者注意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皮肤变化等。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及指导。

3。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癌症病人的饮食结构要合理,多吃清淡、高营养、质软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设法增进病人食欲,还要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细搭配,流质,软食与硬食交替,甜咸互换等形式进餐。由于癌症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癌症病人每日总热量要高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牛奶、鸡蛋、肉类、豆制品等;其次,营养要均衡,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外,还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同时要注意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饭前尽量避免油烟味等不良刺激;尽量与家人共同进食,保持心情愉快。在病人放、化疗间歇期,在食欲好转时及时补充营养。

小知识

止痛药物的种类

非阿片类:阿司匹林、扑热息痛、非那西丁、保泰松、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氯诺昔康

弱阿片类: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

强阿片类: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但是,杜冷丁由于其代谢产物毒性大等因素,未被推荐用于控制慢性疼痛。

4。临终关怀

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尊重病人的权益,关心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因临终末期症状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满足临终病人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帮助临终病人与亲属在临终阶段增加感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无遗憾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使家属敢于面对亲人的死亡。对于临终者,一些医疗手段已经无能为力,此时能给予患者更多关怀的则是护理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同情心、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较强的适应力以及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广博的知识,使患者在终末期更多地感受人间的温暖,使他们在平静和谐的气氛中离开我们。

小知识

什么是天花板效应?

“天花板效应”在癌症药物治疗方面是指应用止痛剂时,在一定药物剂量的基础上,再继续增加剂量后而不会增加药物的止痛效果,所以医生在使用非阿片类药物时达到一定剂量后就不会再继续增加药物的剂量。而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使用过程中没有标准剂量和最大剂量,它的用药剂量可以根据疼痛的强度来增加,正确用药剂量就是以疼痛得到缓解为最终目的。

三、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不同的性格、病情和治疗过程,使癌症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心理护理对癌症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非常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超前预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语言积极实施护理。

(1)发现期:在检查中发现占位性病变,有可能为癌症时,此时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同时伴有侥幸心理,一方面因为担心被确诊为癌症而焦虑,另一方面也存在可能是医生误诊或检查错误的侥幸心理。

(2)确认期:此期患者的情绪波动比较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时期:

①否认期:由于对于癌症的认识程度不同,当患者突然被告知为癌症时,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多数患者会通过否认的心理方式来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会怀疑医生的诊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