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五老年痴呆的心理护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痴呆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能力目标:能对老年痴呆病做出正确诊断;
能为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病历分析
李某,已经70岁了,常年患有甲肝和高血压,但是从不抽烟不喝酒,病情也在通过药物控制,但别的症状又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
主要症状:每天反复整理他的东西,而且很多都故意掩藏起来;从来不认为他自己患病或者记性不好,也不愿意别人说他的病情;如果给他一些算术题或者增强记忆力的东西,他都不太配合;几乎能忘了所有刚刚做过的事情,但是远期记忆却很清晰。
思考:
1。请问他的病情处于什么状态(病情分类、早期、中期还是晚期)?
2。该如何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病情,愿意接受治疗和锻炼呢?(有时说过之后,他就忘了)
基本知识准备
一、老年痴呆的定义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起病隐匿,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目前中国老年痴呆患者有500万人之多,约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而且平均每年有30万新发病例。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到3倍。
二、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隐匿,精神改变隐匿,早期不易被家人察觉,很难确定发病日期,偶遇感染、手术、轻度头部外伤或服药患者,因出现异常精神错乱而引起注意,也有的患者可主诉头晕、难以表述的头痛、多变的躯体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等。
(一)记忆障碍
逐渐发生的记忆障碍(memoryimpairment)或遗忘是AD的重要特征或首发症状。近记忆障碍明显:患者常不能记忆当天发生的日常琐事,易忘记不常用的名字,常重复发问,以前熟悉的名字易混淆,词汇减少,记不得刚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
(二)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是AD的特征性表现,随病情进展表现越来越明显。
1。语言功能障碍:是指对口语、文字或手势的应用或理解的各种异常。口语由于找词困难而渐渐停顿,使语言或书写中断或表现为口语空洞、缺乏实质词;早期复述无困难,后期困难;早期保持语言理解力,渐渐显出不理解和不能执行较复杂的指令,口语量减少,出现错语症,交谈能力减退,阅读理解受损,朗读可相对保留,最后出现完全性失语。检查方法是让受检者在1分钟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蔬菜、车辆、工具和衣服名称,AD患者常少于50个。
2。计算力障碍:常弄错物品的价格、算错账或付错钱,严重者最后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完成。
3。失认及失用:即情况严重者不能认识亲人和熟人的面孔,也可出现自我认识受损,产生镜子症,患者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影子说话。可出现意向性失用,每天晨起仍可自行刷牙,但不能按指令做刷牙动作;以及观念性失用,不能正确地完成连续复杂的运用动作,如叼纸烟、划火柴和点烟等。
4。视空间功能受损:可早期出现,表现为严重定向力障碍,在熟识的环境中迷路或不能找到自己的家门,不会看街路地图,不能区别左、右;在房间里找不到自己的床,不能分辨上衣和裤子以及衣服的上下和内外,不能描述一地与另一地的方向关系;后期连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也不能描画,不会使用常用物品或工具如筷子、汤匙等,但仍可保留肌力与运动协调。系由于顶-枕叶功能障碍导致躯体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障碍,以及一侧视路内的刺激忽略所致。
(三)精神障碍
1。抑郁心境,情感淡漠、焦虑不安、兴奋、欣快和失控等,主动性减少,注意力涣散,白天自言自语或大声说话,害怕单独留在家中,少数病人出现不适当或频繁发笑。
2。部分病人出现思维和行为障碍等,如幻觉、错觉、虚构、古怪行为、攻击倾向及个性改变等,如怀疑自己年老虚弱的配偶有外遇,怀疑子女偷自己的钱物或物品,把不值钱的东西当作财宝藏匿,认为家人作密探而产生敌意,不合情理地改变意愿,持续忧虑、紧张和激惹,拒绝老朋友来访,言行失控,冒失的风险投资或色情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