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ppt课件 > 任务四 老年疑病症的心理护理(第1页)

任务四 老年疑病症的心理护理(第1页)

任务四老年疑病症的心理护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老年疑病症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了解老年疑病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技巧。

能力目标:能对老年疑病症做出正确诊断;

能为老年疑病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病历分析

老刘,67岁,退休工人,近两个月来,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胃区不适,近期还表现为吞咽时有哽噎感,曾服用中药及四处就医,进行了胃镜检查,并进行了活检检查,结果为胃息肉,并成功进行了摘除。但是他怀疑自己患的是胃癌,虽然家属及医生多次解释,仍持怀疑态度,偶尔出现胃区不适,就与胃癌联系在一起,为此食欲减退、闷闷不乐、情绪低落、失眠、孤独寂寞。

思考:

1。刘大爷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2。如何对他进行心理疏导?

3。如何对刘大爷进行心理护理?

基本知识准备

一、老年疑病症的定义

老年疑病症又名疑病性神经症,是以患者一心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担心某些器官患有其想象的难以治愈的疾病为特征的神经官能症。老年人体弱容易得病,有点老毛病是常有的事,但好多人会反应过敏,再加上性格多思多虑,这时候老年人就会表现得疑神疑鬼,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实际上其担心程度与自己的身体情况很不相符,老年疑病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治疗,在心理上就有可能从怀疑自己有病发展为对疾病的恐惧,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

二、临床表现

疑病的老人表现的躯体症状多样,经常会表现出对躯体某部位的敏感性增加,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如对鼻腔分泌物、粪便带黏液、淋巴结肿大都特别关注。例如,诉述胃部膨胀、隐痛,胃蠕动缓慢及梗阻,食物难以通过,因此病人自己得出结论患了“胃癌”。主要表现有以下特点:

1。许多老年人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长时间地相信自己体内某个器官或某几个器官有病,求医时喋喋不休,从病因、首发症状、部位、就医经过,均一一介绍,生怕自己说漏一些信息,唯恐医生疏忽大意。

2。患者对自身变化特别敏感和警觉,对通常出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性解释。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细小变化,也显得特别在意,并且会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形成患有严重疾病的证据。喜欢把自己的一些症状与书本上的疾病相关联,自己吓唬自己。

3。患者常常感到烦恼、忧虑甚至恐慌,其严重程度与实际情况极不相符。他们对自己的病症极为焦虑,别人劝得越多,疑病就越重。

4。反复就医或反复要求医学检查,但无论检查结果阴性或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顾虑,仍会怀疑自己有病,认为家人在隐瞒自己的病情。

三、影响因素

(一)生物环境因素

1。医源因素

医生本身的专业性差,可能会引起病人的误解,导致老人缺乏对医生、检验结果的信任,对医院的信任,严重者对于其今后就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医生不恰当的表现、言语、态度等,这些都是造成老年疑病症的重要因素。

2。环境因素

患疑病症的老年人都接触过疾病的环境,例如家庭中有人患过此病,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悼会,或者亲密的家人在患者成长的关键时期去世等,这些早期的不幸经历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总觉得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整日处在惶恐不安中,引发疑病症。此外,老年人患慢性病者较多,家庭中的环境、气氛不和谐、劣性刺激及周围人群对自己病情的反应,哪怕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引起病人紧张而产生恐病情绪。

3。另外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

(二)心理社会因素

1。性格因素

严重疑病患者的性格多内向孤僻、固执死板、较真、敏感多疑等。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医学科普文章上的种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多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及重要性,并喜欢依赖他人,当被忽视拒绝,便紧张、烦恼,引发疑病症心理障碍。

2。认识能力下降

有些老年人对衰老、健康状况的自然规律认识不够,总幻想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像年轻时一样健康、强壮。随着身体各项机能的不断退化,老年人反应迟钝,对一些慢性疾病未引起足够重视,病情严重后才认识到疾病的可怕性、危害性,并由此产生恐病心理。

3。从精神角度分析看,老年疑病症患者有一种自恋倾向,表现为对自身的过分关注及关爱。据研究发现,老年妇女的疑病观念明显多于老年男性。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