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ppt课件 > 任务一 基本认知(第3页)

任务一 基本认知(第3页)

6。环境与护理

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现代医学证明,优美舒适的环境对人的心理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它能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从而增进健康。

(1)病人所住房间的色调。颜色的心理效应早已被人们所关注,一般认为,红色刺激使人精神兴奋或紧张;黑色使人情绪抑郁,死气沉沉;浅蓝色和淡绿色使人感到恬静、舒适;奶油色给人柔和悦目、宁静的感受。经科学研究发现:淡绿色和浅蓝色还能吸收噪声的高音部分。

同时实验还证明,颜色对脉搏也有影响。受试者在浅红色墙壁的房间里,脉搏变快;在黄色墙壁的房间里,脉搏正常;在白色墙壁的房间里,脉搏变慢。

因此,在布置房间时,以白色为基本色调,涂以浅蓝色或苹果绿色墙围,地面用黄、白两种颜色点缀。这样,墙壁与地面颜色相映,显得房间明亮、幽静,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病房内可放置一些盆花、盆景,增添生气和美感,使病人得到一种安慰。

(2)空气。病房的空气要新鲜、洁净、温湿度适宜,无特别气味,才有利于病人健康的恢复。病室内要禁止吸烟,还应及时清除室内的异味,如消毒剂、药品气味、伤口脓血味、卧床病人发出的汗臭味等;室内要经常开窗换气,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温度一般以18℃~20℃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过湿和过于干燥都会使人感到不适。

(3)音响。病房应保持安静,以保持病人的休息和睡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病房内噪声限制在LEG36DB(A),超过此限度将影响病人的情绪,使人感到烦躁。

护理人员应注意减少和避免音响,脚穿软底鞋,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窗轻,桌凳腿要安装橡皮垫,一切操作动作要轻。为保证病人安静休息,轻重病人要分室安排,以免病人病情突变惊叫而影响其他病人。

五、心理护理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根据不同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疗效。

1。关心和尊重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一般都希望重视自己的疾病,所以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视患者为亲人,说话时态度要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心情舒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以后的治疗产生积极效应。

对老年患者的提问要认真听取,并耐心地解释,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以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2。主动帮助老年患者解决问题

在老年患者中,大多数由于患病时间长,生活自理能力差,子女因工作不能常来陪伴,使他们在精神上感到孤独、寂寞,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良好的语言、热情的态度及行为去影响他们,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帮助他们端水、端饭,协助他们大小便等,使他们感觉到温暖,增强信心,战胜疾病。

3。稳定老年患者的情绪

老年患者对所患疾病都有一定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忧虑自己的病能否治愈,怀疑对他隐瞒病情的严重程度,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护理,又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健康的恢复失去信心。这类心理一旦出现,往往不会逆转,所以要及时观察,给予体贴、关心和必要的教育,以改变其消极态度。工作中就更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有问必答、不嫌烦、不嫌脏,并主动向他们介绍病情、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提高老年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稳定情绪,帮助其建立不畏老、不怕病的健康自我意识。因为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拓展训练

“周五病”

“哎哟,疼啊!我这浑身都疼,腰疼、背疼、大腿也疼,我得上医院!”护工将韩淑琴一推进养老院的办公室,她就开始大声喊疼。

轮椅上的韩淑琴今年70多岁,脑血栓后遗症让她再也无法下地。虽然嘴里大声喊着疼,但老人厚厚的老花镜片下,不停转动的眼睛里不时还会透出一丝“狡黠”。

韩淑琴家里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都是司机,女儿做护士,有两个孙子还在读书。因为子女们无暇照顾老人,将她送到了嘉德老年公寓。

“到周五了,是该疼了,一见到儿子就好了!”坐在办公室里的郭俊笑着悄悄对本刊记者说。其实,老人平时身体还不错,但每到周五这天,她就害怕子女们因为各种原因不来看她。所以,她总是以身上疼为理由让孩子们带她去医院检查。这样,她就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瞭望东方周刊》第37期:谁来赡养老人,2010年09月15日)

思考:

1。案例中韩奶奶的“周五病”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为韩奶奶开展心理护理,摆脱“周五病”?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心理护理方案。

推荐阅读

1。崔丽娟。养老院老人的心理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高云鹏。老年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陈露晓。老年人心理问题诊断。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马志国。老年心理咨询典型个案解析。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5。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网,http:hyzqalfxxielaobanlv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