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ppt课件 > 任务一 基本认知(第1页)

任务一 基本认知(第1页)

任务一老年人心理护理基本认知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心理护理的定义;

了解老年人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

了解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熟悉老年人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

能为老年人离退休综合征提出预防和心理干预的方案。

工作任务描述

某老年公寓新入住了一位70多岁的李大爷,他自入公寓以后每天只是独自静坐,不思饮食。公寓方为了李大爷的健康,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他做出各种各样的美食,甚至很多服务人员也从家里带来许多小吃,想诱发李大爷吃饭的欲望。但一切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眼看着李大爷迅速消瘦,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公寓负责人很着急,找来公寓从事心理和社会工作的护理人员来帮忙。

思考:

1。李大爷怎么了?如何确定李大爷的问题?

2。请为李大爷设计心理护理方案。

基本知识准备

一、心理护理的定义

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受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的影响,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偏重于躯体因素同时转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反应,由着眼于生物学因素分析转向重视社会因素的作用。疾病谱和死亡谱的研究表明,现代造成大量死亡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都是多因素致病,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病程的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身体康复和健康维护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心理护理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急剧转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由于身心疾病产生的复杂因素,传统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对病人的护理需要,心理护理学便应运而生。

值得重视的是,心理护理的方法已不限于临床应用,实际上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其对象也不局限于身体患有疾病的人,而涉及不同的心理疾病患者。即使是正常人,也应经常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心理保健,保持心理健康。

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揭示了人类诸多器质性病变均与心理因素直接有关。当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病人的心理活动以及护理人员对病人施加的心理影响,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有心理护理先行的说法。

三、心理护理的一般程序

根据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可将心理护理的程序分为以下五步:

1。了解病人的需要

包括:解除痛苦,就医治疗,良好的护理,生活上的照顾,关心、同情和帮助,熟悉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了解疾病的预后以及对家庭、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对疾病所持的态度等。

2。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

人的心理反应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患病后所处环境的变化常会引起病人情绪上的变化与反应。人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变化有一定联系,如恐癌病人在确诊前,紧张的情绪会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行为变化等,也可了解病人患病后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感知过敏等。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

3。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

第一,直接收集法。直接与病人交谈,了解其患病后的心理变化,可从中得知心理障碍是否为生理变化所致。如交谈中了解到病人心绞痛是由不争气子女所致,谈到伤心处可能再次诱发心绞痛或出现呼吸、脉搏、血压等异常。

第二,间接收集法。通过与病人亲友交谈收集病人的心理变化,可预先设计问卷进行一般心理状况调查。

4。分析病人的心理信息,提出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出心理护理的目标。从心理护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做出心理上的诊断与治疗,如因经济条件差而不安心住院可诊为“经济拮据”,其解决办法是请求单位补助、亲友支持或募捐解决等。

5。护理效果的评价

对护理效果的评价人,应根据护理行为是否符合护理程序和计划而定,不能仅以病人的目标是否达到来作为护理效果的标准。因为有时无效的护理亦可达到目标。而有效的护理活动则未必能达到目标。如经济拮据,护士虽积极努力与单位联系申请补助,但未能解决问题。护理目标未达到,遗留了问题,反馈给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便要重新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重新收集资料,确定经济拮据的真实性,修改护理计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