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生活照料考试题 > 任务一 老年人照护环境的基本认知(第2页)

任务一 老年人照护环境的基本认知(第2页)

“适老化”的照护环境:这是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性、无障碍性、便利性的前提保障,而无障碍性与便利性都是为老人的安全性服务的。老人储藏空间,要低、浅、可视,便于查找,随用随拿。家具要“圆滑”,不要方棱角,尽量摆放有序,直线形。卫生间设计通过重视干湿分离、洗浴区安装扶手、洗浴区内摆放凳子、洗浴用品就近放置、淋浴帘的使用来保证卫生间的安全性、便利性,以防老人滑倒。卫生间应尽量选择推拉门、外开门及内外开门,利于紧急救助。喷淋设备的开关应设在距地1000mm左右高处,开关形式应便于老人施力,开关上应有清晰、明显的冷热水标示,方便老人识别。老人在进出淋浴间的过程中最易发生危险,需要持续有扶手抓握。淋浴间侧墙上应设置L形扶手,便于老人站姿冲淋时保持身体稳定,以及供老人转换站、坐姿时抓扶。此外,还应考虑轮椅使用的空间需求;灯具及开闭简单,易识别,门把手、家用电器插头位置适中;集中照护机构门口及走廊等处须安装扶手。

2。智障老人居住设施要求

家是智障老人最理想的居所,由于感知觉障碍,新环境易致老人焦虑,如是集中照护机构,则应利用照片、物品摆放等营造如家似的熟悉型居住环境。智障老人非常容易走失、摔倒,居住环境首先要确保其安全,适老化设计、感统设计、防走失措施以及居室内显著的引导标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感统设计方面可利用色彩的对比度、明显标识、四季对应、昼夜对应等引导老人对季节变化、昼夜更替、数字和方位的认知能力。尽可能地利用老人居住环境中物品或家具强调和过去的联系,减缓记忆障碍的发展。

小贴士:感统

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3。老人家具的选择

家具颜色要淡雅、自然,老年人感知系统功能弱化或出现功能障碍,居室内家具与装饰色彩的选择、搭配得当,可利用色彩的反差、对比,帮助失智老人、视觉障碍老人进行空间、物体的辨别,通过有意识配置的环境色彩,强化老年人的感知功能,同时达到美感与功用的协调兼顾。

家具要高低适宜,床的高度以老人坐在**足底能完全着地,膝关节与床呈90度最为理想。

家具要软硬适宜,老年人使用的沙发不宜过软,过软不便于起立;床垫的硬度以易于活动不陷身体为宜,不选择松软床垫,床两侧安装可移置性扶手,便于老年人自**移至轮椅或便具等处;为预防和治疗腰部疼痛,选择木板床。

安全性保证,家具有靠背、扶手,特别是椅子、卫浴用具;家具的无棱角、圆滑形状设计。

生活用品:老年人的**用品、衣服类等,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的布类产品,宜用棉织品,增加舒适性,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枕头软硬适度,不选用过于松软的填充物,避免头部过于凹陷,枕头的高度一般以人仰卧时颈部距床面3~6厘米较为合适,高度不适会造成落枕;款式方面衣服选用应宽松、易穿脱、便于活动和变换体位,并具有暖、轻、软、简单的特性,可选用系扣、系带的衣着,慎穿圆领套头上衣;生活日常用品颜色宜选用与居室环境对比度大、辨识度高的,易于查找、取拿,强化老人的感知系统,**用品与居室环境协调即可。

4。老人居室环境布置要求

推荐周燕珉教授提倡的“四通一平”——视线通、光线通、路线通、声音通、地面平。通向卫生间的通道保持畅通,不宜放置家具或物品;不宜使用小块地毯,以防成障碍物致跌倒;家具不宜过多,摆放有序,且固定。

必备知识

一、老年人生活照护理念

老年人生活照护的理念详见项目。

二、老年人基本身心变化及其对环境需求的影响

视网膜功能的衰弱,对光的感觉减弱;水晶体硬化,使聚焦的近点距离变远,近物的成像变得模糊;水晶的透光能力减弱,“夜盲”现象发生率较高;瞳孔变化能力减弱,80岁以后瞳孔白天和夜晚收缩差接近于零,低光环境下视力障碍程度高;对比灵敏度下降,难以辨识目标与背景的区别;对眩光的敏感,受到眩光影响后的恢复能力减弱;视野减小以及视觉深度减弱,加之眼睛病变导致眼睛对周围环境识别能力的下降。

拓展训练

刘爷爷,78岁,诊断为轻度老年痴呆,有过走失,前列腺增生10余年,时有排尿困难,晚上小便次数多。家人照护困难,现申请入住某护理型老年照护机构,办入住手续中,照护员小王为刘爷爷准备入住房间。

请问:

1。小王准备老人房间应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2。刘爷爷的房间准备应注意哪些方面?

推荐阅读

1。周燕珉居住建筑工作室,http:blog。sina。。zhuzhai01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M]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