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理因素
①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等特征与老年人跌倒危险性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老年人为弥补其活动能力的下降,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地缓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对比感觉降低,躯干摇摆较大,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平衡能力、协同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②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老年性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甚至耳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跌倒危险的警告声音,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时间延长,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老年人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以上各类情况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③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例如,随年龄增加,踝关节的躯体震动感和踝反射随拇指的位置感觉一起降低而导致平衡能力下降。
④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显著性。老年人骨质疏松会使与跌倒相关的骨折危险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2)病理因素
①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脑疾病、前庭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②影响视力的眼部疾病白内障、偏盲、青光眼、黄斑变性。
③骨、关节疾病:如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畸形等。
④心脑血管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心脏病、脑梗死等。
⑤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伴随尿频、尿急、尿失禁:老人经常由于匆忙去洗手间、排尿性晕厥等导致跌倒。
⑥其他:如身体虚弱、贫血、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都会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导致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和步态紊乱。
(3)药物因素
研究发现,是否服药、药物的剂量,以及复方药都可能引起跌倒。很多药物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药物包括:
①精神类药物: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催眠药、抗惊厥药、安定药。
②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
③其他:降糖药、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剂、多巴胺类药物、抗帕金森病药。
(4)环境因素
昏暗的灯光,湿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碍物,不合适的家具高度和摆放位置,楼梯台阶,卫生间没有扶栏、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险,不合适的鞋子和行走辅助工具也与跌倒有关。室外的危险因素包括台阶和人行道缺乏修缮,雨雪天气、拥挤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最易发生跌倒坠床的时间为晚上或半夜如厕时、清晨起床时、长时间热水洗澡、卧床久蹲后。
五、老年人噎食
1。噎食的定义
指进食时,食物误入气管或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压迫呼吸道,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2。噎食发生的原因
(1)生理因素:老年人咀嚼功能下降,咽喉在生理及功能上发生退行性变化。
(2)疾病因素:颅内本身的病变;神经肌肉的病变;咽喉的病变;食管的病变;心、肺功能不全。
(3)体位因素:年老或行动不便的卧床者,平卧于**进食而易引发噎食。
(4)食物因素:容易引起噎食的食物有馒头、鸡蛋、排骨、汤圆、果冻等。
3。噎食的临床表现
可有刺激性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V”字形手法。
六、老年人烫伤
1。烫伤的概念
由高温**(如沸水、热油)、高温固体(烧热的金属等)或高温蒸气等所致损伤称为烫伤。
2。烫伤的原因
(1)主观原因: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感觉器官退化,感觉及反应比较迟钝,使其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
(2)客观原因:因热水、热汤、热油、热粥、炉火、电熨斗、蒸汽等造成。老年人采用拔火罐、艾灸等热力治疗也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3。烫伤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1)Ⅰ度烫伤
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
(2)浅Ⅱ度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