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有分工,职业无贵贱。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行业、岗位的存在,是社会分工造成的。我们所从事的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岗位。刘少奇同志在接见淘粪工人时传祥时曾说过:我是国家主席,你是淘粪工人,我们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周恩来同志也明确讲过:我是总理,又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分工、对于不同职业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荣誉并不取决于他的职业,只要是一心为人民服务,他就会得到社会与人民的承认和尊敬。因此,老年服务工作者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老年服务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热爱本职,扎实工作
热爱本职,扎实工作是敬业奉献的前提。热爱本职是一种职业情感。所谓职业情感是指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好恶态度和内心感受。
一个从业人员如果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没有职业成就感,那么工作对他来说就成为一种包袱,一种外在强制,他的职业活动就将是被动的、消极的、斤斤计较的。反之,如果一个从业人员热爱、喜欢自己的工作,他就会自觉地去钻研业务,并达到乐此不疲的程度,就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三)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及个人爱好、志向自由地选择职业。但是你一旦选择了某项工作,就要以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觉性尽职尽责地完成这项工作。要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范围与工作内容,知道应做哪些工作及怎样做,了解本岗位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具有岗位意识和整体观念。玩忽职守、渎职失职是对工作极不认真、极不负责的表现。它不仅影响了本单位的正常活动,而且还会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失,严重的还会构成玩忽职守罪、渎职罪、重大责任事故罪,从而受到法律制裁。
(四)精通业务,开拓创新
精通业务、开拓创新是敬业奉献的根本,也是与时俱进的职业道德要求。一个老年服务从业人员如果业务平平或业务水平低下,光凭热情和爱心,是达不到为老年人服务要求的。要精通业务,从业人员就必须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认真总结经验,对自己的业务知识、技能的掌握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换言之,精通业务就是要在业务技能娴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的规律,以达到对业务知识、业务技能运用自如。
精通业务有助于创新,精通业务也是为了开拓创新。同时,仅仅满足于精通现有的业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从业人员在职业岗位上推陈出新,不断拓展业务内涵,提高业务活动的品位。换言之,老年服务人员要在精通业务的基础上,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形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变革现有的工作方法、管理方法,破除思维定式,想别人未曾想到的事,做别人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不怕担风险、受挫折。可以断言,在当代社会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引导需求、创造需求,才能展现职业活动的时代风采。
小贴士:老年服务口号
替天下子女尽孝,为社会家庭分忧。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人生都有夕阳红,代代相承敬老情。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拓展阅读
薛晓慧——敬业奉献、关爱老人的新时代楷模
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在社会福利院最脏、最苦、最累的一线工作。视“三无”老人和孤儿为亲人,把满腔工作热情,一片儿女般的孝心和慈母般的爱心都奉献给了在院的老人和学生。为了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排便,薛晓慧亲自用手抠;为了帮助卧病在床的老人,她亲自端屎端尿,从未有半点怨言;为了帮助智障人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她潜心研究了一套独特的训练启智方法。院里来了年轻人,她不仅从护理技能上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而且现身说法从思想上积极引导。在她的带领下,认真钻研护理业务,兢兢业业做好服务在福利院蔚然成风。痴呆、智障的老人最难护理,但薛晓慧却从不计较,她连续护理了30多位患病、痴呆、智障老人,并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日常护理方面,总结归纳出“四边”的护理方法,使得天水市社会福利院的卧床老人护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卧床老人褥疮发病率显著降低。在她身上,充分地体现了对事业的热爱,体现了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
拓展训练
王阿伯今年80岁,妻子已经过世,本人身体尚好,能够自理。他有3个儿子,都已经结婚成家,并和王阿伯分开居住。由于工作的原因,他们都很少有时间来看望王阿伯,所以三个儿子一起为王阿伯雇了一位钟点工,每天来为王阿伯做饭、打扫卫生。王阿伯最近被诊断出患有脑萎缩,现在处于病情发展的初期。医生说只要按时服药,坚持锻炼,能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王阿伯在知道自己患病之后表现得很抑郁,多次表示自己活得没有意思,与其以后变成痴呆症,还不如现在死了算了。
如果您是王阿伯居住社区的老年服务人员,
请问:
你在知道这些情况之后,如何开展工作?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或角色扮演评估过程。
推荐阅读
1。李惠。生命、心理、情境:中国安乐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陈蕃,李伟长。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曙光[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4
3。敬业奉献一位老人的最美诠释[N]。重庆:重庆日报,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