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低幼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考重点12351 > 第二节 儿歌(第8页)

第二节 儿歌(第8页)

这首儿歌的形式是问答歌和数数歌的结合,通过一问一答,既可让幼儿复习1~10的数序,又可让幼儿在问答过程中认识常见的蔬菜、瓜果。

问答歌中也有一组提问,一组回答的,如前面列举的《什么船儿》。这类儿歌常常使用排比、顶针、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征和差异表现出来,有利于儿童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

5。连锁调

连锁调也叫连珠体儿歌,主要特征是采用“顶针”修辞手法结构全歌,或把上句结尾的词语用在下一句开头,或随韵接合,使用谐音词作为连接上下文的桥梁。歌词的意义不一定很完整,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一般是把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并无逻辑联系的词语、各种草木虫鱼名称通过随韵接合的形式连缀在一起。因为句法简短,通俗有韵,容易记忆,念起来顺口,适宜幼儿念唱,这对他们练习正确发音和丰富词汇都是有益处的。

做习题

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

小雁飞,画乌龟;

乌龟爬,画小马;

小马跑,画小猫;

小猫叫,吓一跳。

学文化,怕动脑,

看你怎么学得好?[19]

6。急口令(绕口令)

急口令是一种带有游戏性质的儿歌,即帮助幼儿练习正确发音的语言游戏。它的句子由读音相近而又容易混淆的字组成。念诵这类儿歌时,必须集中注意力,辨清每个字的读音,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发出错误的读音。它对培养幼儿说话敏捷、发音准确有积极作用。

在民间流传的急口令中,有许多是没有什么明确意义的,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又如:“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谁说四十是十四,就打谁四十。”新编的急口令中,大多是运用传统形式,贯穿一定的教育内容。例如:

吃饭不掉一粒米,

小弟吃饭掉了个粒,

他说:“一个米粒没关系。”

小妹吃饭不掉一粒米,

她说:“一粒米来得不容易。”

我们都要学小妹,

吃饭不掉一粒米,

不学小弟吃饭掉米粒,

爱惜一粒米来得不容易。[20]

7。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或古怪歌。它通过夸张和想象,把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的正常关系、特性有意识地加以颠倒。这类儿歌诙谐幽默,可使儿童轻松愉快,也可训练儿童辨别事物的能力。例如:

你说好笑不好笑

石榴树,结樱桃,石榴树上结石榴,

杨柳树上结辣椒,杨柳树上长柳条,

吹着鼓,打着号,打着鼓,吹着号,

抬着大车拉着轿,拉着大车抬着轿,

木头沉了底,石头沉了底,

石头水上漂,木头水上漂,

小鸡叼个饿老鹰,老鹰抓了个小公鸡,

老鼠捉住个大狸猫,老鼠最怕大狸猫。

你说好笑不好笑。[21]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