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奇书网 > 第435章 美人计不怕折了(第3页)

第435章 美人计不怕折了(第3页)

我站在门外,隔着玻璃看他伏在桌上颤抖。那一刻,我想起苏小禾说的:“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也被洗过脑。”

有多少父母,一边承受着婚姻的窒息,一边逼迫孩子“懂事”?有多少孩子,明明最渴望爱,却被训练成愤怒的怪物?

少年走出门时,脸色苍白,但眼神清明了些。他问我:“刚才说的话……会不会传到天上?”

“会。”我说,“而且一定会有人听见。”

他点点头,走了。

当天下午,系统再次触发预警:江西南昌、浙江温州、山东聊城三地同时出现情绪峰值,关键词均为“我不想成为父母的负担”。

我们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向当地合作机构推送心理支持资源包,并开放紧急通话通道。与此同时,星眠团队发布首份《群体性创伤共鸣白皮书》,明确提出:“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困境已呈现网络化传播趋势,个体倾诉不再是孤立事件,而可能引发区域性心理涟漪。”

舆论哗然。

主流媒体开始报道“听风计划”的社会效应,《南方周末》刊发长文《我们为何需要一间不说名字的小屋》;央视新闻微博发起话题#原来你也这样过#,短短两天阅读量破十亿;更有数万名网友自发绘制“心声地图”,标注自己所在城市是否有庇护站,是否愿意成为倾听志愿者。

但也出现了反对声浪。

某知名心理学教授公开撰文批评:“鼓励全民倾诉等于变相倡导情绪泛滥,将削弱社会抗压能力。”

一位公务员留言质问:“如果人人都沉溺于诉苦,谁来干活?”

还有人怀疑这是境外势力操纵的“精神瓦解工程”,呼吁彻查资金来源。

面对质疑,我们在官网发布回应:

>“我们不鼓吹倾诉万能,也不否认坚强的价值。

>我们只是坚持一点:

>**一个不能说累的社会,终将集体崩溃。**

>允许软弱存在,不是为了让所有人倒下,

>而是为了让真正想站起来的人,

>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风波未平,新的线索却悄然浮现。

一周后,内蒙古“回音谷”传来异常信号。一名牧民在录音中提到,每逢月圆之夜,草原深处会传来孩童歌声,歌词模糊,但旋律竟与永丰镇地下教室播放的“治愈曲”高度相似。

我们立刻派陈默带队前往调查。

三天后,他在卫星图上发现一处隐蔽建筑群??原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军工疗养院,八十年代废弃,近年却有电力接入痕迹。无人机航拍显示,院内有多名儿童活动,作息规律,统一着装,且每日早晚集合听“音乐课”。

更令人不安的是,当地牧民反映,近几年牛羊常无故躁动,夜间拒入圈舍,仿佛受到某种低频干扰。

我们正准备申请介入调查时,一封没有署名的邮件悄然抵达星眠邮箱。

附件是一段加密音频,解码后内容令人窒息:

>【内部会议记录|日期未知】

>A方:项目重启进展如何?

>B方:华东、华南已有七个节点恢复运行,家长满意度达91。6%。

>A方:副作用呢?

>B方:部分儿童出现短期记忆紊乱,但可通过强化训练覆盖。个别极端案例产生逆反情绪,已移交“矫正中心”处理。

>A方:记住,目标不是治愈,是可控。

>让他们学会隐藏痛苦,而不是消除痛苦。

>这样才不会破坏秩序。

录音结束前,传来一声极轻的啜泣。

紧接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妈妈,你说过只要我乖乖吃药,就能回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