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行事雷厉风行,解决了魏无咎,目光便转向一旁早已吓瘫在地、面无人色的魏千。
他冷哼一声,甚至无需亲自出手,只对身旁一位御卫使了个眼色。
那御卫会意,身形一晃便至魏千身前,出手如电,瞬间封。。。
东陵城的春来得迟,柳絮飘飞时,街巷间已弥漫着药香与桃气交织的气息。沈眠蹲在布庄门口,指尖还残留着那枚锈刀的冰凉触感。她望着林念离去的背影,心头像被什么轻轻扯了一下,疼得不明显,却绵延不止。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
那柄刀早已斑驳,刃口卷曲,连砍柴都嫌钝,可当她接过的一瞬,仿佛有血在骨髓里逆流,有火在心脉中重燃。她甚至下意识地用拇指摩挲刀脊第三道凹痕??那是二十年前,阿念用指节抵住她手腕教她握刀时留下的记号,如今竟凭本能复现。
“小姐?”布庄伙计探头,“您还要买布吗?这桃红可是今年最抢手的色儿。”
沈眠回神,抹去眼角湿意,勉强一笑:“不了,改日吧。”
她起身时脚步微晃,掌心旧伤忽然刺痛如割。那一刀是她自己划的,为了立誓封魂,也为了将命线缠上另一个人的心跳。可现在,那伤疤只是寻常陈年痕迹,旁人看了只道是幼年烫伤或事故所致。唯有她自己知道,每当靠近某种气息??铁锈、冷雨、燃烧的桃枝??它便会苏醒,如同沉睡的蛇吐出信子。
而方才,林念左臂金纹发烫的刹那,那蛇几乎要破皮而出。
***
林念回到药庐已是掌灯时分。他将药材一一归匣,动作利落,眉宇间却始终笼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恍惚。自七岁被人从焚毁的山庙救出,他便没了记忆,仅余一枚短刀与左臂隐纹相伴。师父说那纹路似古咒残印,医书典籍皆无记载;他曾请符修查看,对方只惊退三步,喃喃道:“此非人间烙,乃‘誓’所刻。”
他不信鬼神,只信药理阴阳。可今日见到那个女子,一切理性如薄冰碎裂。
她叫沈眠。
她笑起来眼角有颗泪痣。
她掌心有疤。
她说“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曾为我剜心”。
他说不出为何鼻酸欲坠,仿佛胸腔里空了一块,偏偏又胀得发痛。
夜深后,他取出锈刀擦拭,忽觉刀柄末端有些松动。撬开一看,内藏一卷极细的银箔,其上以血书写着两行小字:
>“若魂散千世,请以此刃引血相认。”
>“??阿念留予沈眠,永劫不悔。”
林念手指剧颤,墨迹早已褪成暗褐,可那笔锋间的执拗与温柔,竟让他眼眶发热。他不知“阿念”是谁,也不知“沈眠”为何会出现在东陵街头,但他明白一件事:这把刀不是兵器,是一封等了二十年的情书。
而写信的人,或许正是他自己。
***
三日后,沈眠开始做同一个梦。
梦里是片枯桃林,风中铜铃轻响,她赤足走在焦土之上,远处站着个黑衣男子,背对着她,左手紧按胸口。她想呼喊,却发不出声;想奔跑,双腿却如陷泥沼。直到那人缓缓转身,露出一张模糊的脸,她才猛然惊醒,冷汗浸透寝衣。
连续七夜,梦皆如此。
第八日清晨,她决定去城外桃山走一趟。据说那里曾是古祭场,百年前一场大火烧尽整座山林,此后每逢春雷,便有人听见女子吟唱。村民避之不及,药师们却常去采掘一种名为“烬心草”的奇药??生于怨土,却能安神定魄。
山路崎岖,沈眠走得极慢。越往上,空气越冷,耳边似有低语盘旋:“……忘了么?忘了么?……”
她在半山腰找到一株烬心草,正欲采摘,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
“别碰它。”
熟悉的声音让她浑身一僵。
林念站在三步之外,背着药篓,脸色苍白如纸。“这草吸食执念生长,若你心中藏着未了之事,碰了它会引发心魇。”
沈眠怔怔看着他:“你怎么会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