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包括“顏回”“端木赐”等名士。
大秦建立之后,他们代孔丘传儒道於天下。
教化眾生,功德无量,因而天地认可。
由此成就金身雕像。
也因此,他们得以位列儒门高位,得享长生。
如今儒门之中,皆尊称他们为“亚圣”。
猴子初次听闻这番言语。
望向四周七十二尊雕像的目光,也多了一分敬意。
他虽未踏入修行之门,但对於修行之事也略知一二。
类似这等天地认可、由人道至宝孕育金身者。
皆是人间真正的大贤之人。
但不久之后,猴子心中又升起疑惑。
因为这七十二贤,不过是这三层雕像中最外一层。
那中间与最內层的两圈,又会是谁的雕像呢?
不过,他的疑问並未持续太久。
因那儒生隨即便继续讲述。
“至於先贤台第二层,则供奉著孔圣、祖龙帝君、地母娘娘与琉璃宫主的雕像……”
“且慢!”
猴子闻言立刻出声:“请问师兄,这些又是哪几位圣者?”
实属无奈,猴子心中孔圣乃是三界之中地位极高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在猴子的认知中,孔圣便是最至高无上的那位。
可如今听儒生所言,似乎还有三位与其並列,连雕像也被供奉在同一处。
这自然令猴子心中难以平静。
而那儒生听后,反倒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似乎未料会有人提出如此疑问。
就连周围孩童,也都纷纷投来疑惑目光。
猴子站在原地,心头猛然一震。
“你自山中来,不知这些事,也情有可原。”儒生缓缓开口,朝东方拱手行礼。
“先贤台第二层所供四人,皆出自同一师门。”
“他们皆为渊泉山一脉的至高存在。”
“地母娘娘位列首位,乃大秦人皇之师,宗庙之中世代奉祀——她镇守大地龙脉,调和山川灵气,统御万岭千丘。”
“祖龙帝君次之,为大秦图腾之灵,四海龙族共尊其为始祖——他掌风雨雷电,护佑疆域风调雨顺。”
“琉璃宫主居第三,代表大秦与妖族之盟,统领青丘一系——她维繫人妖共处,广结妖神之谊,执掌群兽百灵。”
“最后一位,正是你听闻过的孔夫子,儒家之道的开创者。”
“此四位皆是天地间最尊之仙神,亦是我大秦立国之根基。”
“故稷下学宫设其塑像,以铭其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