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仙舟已然靠近稷下学宫外围的一处停泊之地。
儒生话不多言,只淡淡吟出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话音未落,便见他身形轻掠而起,凌空而行。
便是猴子这般天生灵觉敏锐之人,也未曾察觉他周身有任何法力波动。
“这便是……儒道神通么?”
此情此景,猴子自是明白,眼前所见正是如今三界中声名远播的儒道神通。
他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敬仰之意。
但转瞬间,便见儒生手中轻挥,云气流转。
只轻轻一招手,那仙舟便隨其意一同落下。
“咫尺方寸,天涯即至。”
儒生又吟一句诗。
话音刚落,猴子与仙舟上的眾孩童便觉眼前景象一变。
再睁眼时,已然立於稷下学宫外的广场之上!
正气浩然,环绕四周,猴子只一呼吸,便觉精神一震,身心清爽。
更引人注目的是广场四周林立的雕像。
雕像隱於神光之中,难以细辨。
依稀可见,雕像数量眾多,似分三层排列。
最外一层,便有近百座之多。
中间一层,雕像稀少,约莫不过五座左右。
至於最深处的核心区域,则完全被神光遮蔽,半点形貌都无法窥见。
“师兄,敢问这些雕像……”
猴子到了大秦之后,別的未必全会,但在请教一事上,已颇有心得。
当下便开口向儒生请教,以“师兄”相称。
“此处乃稷下学宫重地,名为『先贤台。”
那儒生显然乐意解答。
“四周这些雕像,皆由人道至宝『稷下学宫感应当下人间气运自然生成。”
他先是向周围雕像作揖行礼:“这些都是我人间的先贤——他们正是儒圣三千弟子中最为杰出的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
“他们在大秦与人族如今的局势中,皆立下过不朽功勋,因此被稷下学宫收录並塑以金身。”
他如此讲述。
不错。
此处的稷下学宫实为人道至宝所投下的影子。
其中种种玄机与形貌,皆与真正学宫如出一辙。
而在真正的稷下学宫中,先贤台上所立的也正是这些雕像。
它们由稷下学宫感应人族气运而自然生成。
不可损毁,玄妙莫测。
至於那七十二贤,自然便是当年孔丘周游列国时。
隨行弟子中最出眾的七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