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先秦至唐五代文学创作的思想走向 > 二语气词使用概况(第2页)

二语气词使用概况(第2页)

上面三例前后语境、句式完全相同,但是或前面用“也”后面用“矣”,或前面用“矣”后面用“也”。实则根据句子的动静之分,应该都用“也”,也就是说上面三例“矣”的功能如同“也”。

“也”可以用如“矣”,而“矣”有时也可以用如“也”,这是否表明两者的界限消失,因而可以混用了呢?显然不是。“也”用法扩展,从静态确认、判断逐渐可以表动态陈述,侵入“矣”的地盘,而偶尔出现的“矣”用如“也”,并不是因为“矣”的语法功能扩展了,恰恰相反,只是因为“也”侵入“矣”使用的领域,造成“也”与“矣”的界限有点模糊,从而使“矣”偶尔也可以用如“也”。

(三)耳

这一时期“耳”的使用数量较上一时期有所增加,且主要仍表限制语气。如:

(19)但恨不能绝声色,专心以学长生之道耳。(《抱朴子·论仙》)

(20)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21)我于今日所现之事,唯令太子及忧陀夷二人见耳。(刘宋·求那跋陀罗《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不过同时出现了一些表强调、肯定语气的“耳”。如:

(22)桓大司马下都,问真长曰:“闻会稽王语奇进,尔邪?”刘曰:“极进,然故是第二流中人耳。”桓曰:“第一流复是谁?”刘曰:“正是我辈耳!”(《世说新语·品藻》)

此例前一“耳”表限制,后一“耳”表强调。又如:

(23)生虏孟获,置军中,问曰:“我军如何?”获对曰:“恨不相知,公易胜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四)

(24)从钵卢勒国向乌场国,铁锁为桥,县虚为渡,下不见底,旁无挽捉,倏忽之间,投躯万仞;是以行者望风谢路耳!(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五)

(25)帝曰:“百姓思雨,宁可得乎?”玄曰:“雨易得耳。”(东晋·干宝《搜神记》卷一)

(26)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有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世说新语·规箴》)

“耳”使用数量增加了,且不表限制而表强调语气的越来越多,而同期的“而已”仍只表限制语气,这说明“耳”虽然源于“而已”的合音,但是后来的发展道路并不完全相同[16]。这似乎是文字影响语言的结果,即“耳”随着字形与“而已”出现差异,在用法上也慢慢与“而已”有所不同了。

(四)焉

语气词“焉”源于指代词,在上古时期,“焉”往往兼有语气词和指代词的功能,纯语气词的用例较少。而到了这一时期,纯语气词比例有了明显提高,语义更加空灵。“焉”的这一变化正是它语气功能进一步加强、指代性进一步减弱的结果,虽然在具体语句中“焉”的指代性可能强弱不一。

兼词如:

(27)牛筋狗骨之木,鸡头鸭脚之草,亦悉备焉。(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一)

(28)元康六年,广汉还益州,更割雍州之武都、阴平、荆州之新城、上庸、魏兴以属焉。(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

(29)阿须伦迦留罗真陀罗摩休勒人及非人,各与眷属来诣佛所,稽首毕而立侍焉。(姚秦·竺佛念《菩萨璎珞经》卷一)

纯语气词如:

(30)乃散苇于上,冰草相结,如浮桥焉。(《魏书·帝纪第一》)

(31)故穷富极贵,不足以诱之焉。(《抱朴子·畅玄》)

(五)尔

“尔”这一时期使用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一些表肯定、强调语气的用例。如:

(32)优婆夷言:“莫复余求,我明日当送。”答言:“可尔。”(元魏·慧觉《贤愚经》卷四)

(33)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殷芸小说·吴蜀人》)

(34)欲食,辄投水中,即成醋尔。(《齐民要术》卷八)

上三例都表肯定、强调语气。从“提示”到“肯定、强调”,这是“尔”语气义的进一步发展,两者也有着明显的联系:提醒言语的受众注意某一事实,那么对这一事实往往带有一种肯定、强调的意味。

(六)几个疑问语气词

这一时期的疑问语气词有较大变化,主要特点为:“乎”的使用逐渐减少,与之同时,“耶”的使用逐渐增多,不但超过了“邪”,比“乎”的使用也更为普遍。不过不同类型文献中各疑问语气词的分布并不平衡,总的来说,文言色彩越浓的文献越倾向于使用“乎”,口语色彩越浓的则越倾向于使用“耶”。这表明“乎”作为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语气词,在中古呈现出萎缩之势,特别在是非问句中“乎”数量明显减少,而感叹、反诘句所占比例反而呈上升趋势。

龙国富指出,姚秦译经中“乎”主要作疑问语气词,且多使用在反诘句和特指问句中,因而认为“乎”的结构功能归于集中[17]。这与我们的观点略有差异,我们认为这不是“乎”功能归于集中的结果,而是“乎”作为疑问语气词使用减少的结果。在是非问句中,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功能最为明显,“乎”的萎缩正体现为在是非问句中使用频率的降低。

“乎”的各类用例,如:

(35)昔人未见麟,问尝见者:“麟何类乎?”(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卷一)——特指问句

热门小说推荐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天域苍穹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