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先秦至唐五代文学创作的思想走向 > 二语气词使用概况(第3页)

二语气词使用概况(第3页)

(36)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世说新语·言语》)——是非问句

(37)诸君视有头佳乎?无头佳乎?(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选择问句

(38)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姚秦·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卷四)——反诘句

(39)要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颜氏家训·文章》)——感叹句

“耶”和“邪”的各类用例,如:

(40)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世说新语·文学》)——特指问句

(41)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搜神记》卷十四)——是非问句

(42)问主之居宅,有情耶?无情耶?(《弘明集》卷五)——选择问句

(43)若果有来生报应,周、孔宁当缄默而无片言耶?(《弘明集》卷二)——反诘句

龙国富指出,“耶”在译经中产生了两种新格式,即可以出现于反复问句“VP不耶”和“VP,不VP耶”[18]。如:

(44)卿等宁见前所逐梵志不耶?(西晋·竺法护《生经》卷一)——VP不耶

(45)梵天得自在,不得自在耶?(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十六)——VP,不VP耶

这两种确实是“耶”在中古时期出现的新格式,表明“耶”在使用频率增高的同时,功能也有了扩展。不过本质上此类“耶”与是非问句中的“耶”区别不大。中古汉语中,反复问句“VP不”后多有加“乎”或“耶”的用例,如果再考虑到汉语史上反复问句和是非问句之间的联系,那么“耶”偶尔出现于反复问句末就是很自然的了。

这一时期“与(欤)”的使用也在减少,加上疑问语气词“不”的形成,这些都昭示着疑问语气词在中古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

其他语气词从历时发展来看,与上古时期变化不大,这里不一一叙述。这一时期语气词使用的整体概貌,在“南北朝语气词系统”一节还有较详细的讨论。

[1]关于北人南下,这一时期的史书及其他一些典籍多有记载,如《三国志·魏志》:“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又如《晋书·王导传》:“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再如《梁书·康绚传》:“宋永初中,穆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迁徙的人口多,他们定居于某地,往往就会对当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产生一定的影响,某些还会直接反映到以后的语言演变中去,比如现代汉语的客家方言直接肇端于北人南下。

[2]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中云:“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浊而钅化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颜氏指出了南北语音不同,南方士人用南方通语,庶民则用方言口语;南方通语与口语有较大的差异,而北方则大致相近。

[3]陈第《读诗拙言》附于《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卷后,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关于这一点,不同学者看法略有不同。比如徐时仪就认为,白话文书面语系统的形成在汉代已发其端绪,如乐府歌辞大都为民间创作,绝无文饰;《史记》《汉书》等史书中也多有当时的方俗口语。

[5]据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济南,齐鲁书社,1981)统计,流传至今的有1482部,总计5702卷,约4600万字。

[6]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7]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成都,巴蜀书社,1993。

[8]见《语文常谈·从文言到白话》,《吕叔湘文集(第五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见《颜氏家训集解》附录一“黄叔琳《〈颜氏家训〉节钞序》”。

[10]徐时仪:《汉语白话发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74页。

[11]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第32~33页。

[12](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第44页。

[13]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353页。

[14]陈前瑞:《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中国语文》2008年第1期。

[15]徐晶凝:《现代汉语话语情态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8,第70~92页。

[16]现代汉语中“耳”早已绝迹,而“而已”还大量使用,这是它们发展道路的最大不同。至于何以复杂形式的“而已”沿用,而简单形式的“耳”反而消亡,可能就源于“耳”语气义的变化。“而已”和“耳”在口语中长期共存,随着“耳”表肯定、强调语气用例的逐渐增多,表限制语气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不如“而已”。

[17]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88~189页。

[18]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82页。

热门小说推荐

苟在四合院捡漏
梦的边缘看雪苟在四合院捡漏
...
天域苍穹
风凌天下天域苍穹
...
玄天武帝
别碰我的鱼玄天武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