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外国文学史(西方卷)书籍 > 二(第3页)

二(第3页)

“把他压死了吗?”这个寡妇打了一阵寒战,大声问。

“不是,”那个人说,“它落在他的背后。他待在开采面下面,塌下来的岩石并没有碰到他,只是把他困在里面啦。他似乎是给闷死的。”

伊丽莎白吓得退缩。她听见身后的老女人哭喊道:

“什么?——他说是怎么搞的?”

那个人把声音提高了点儿说:“他是给闷死的!”

接着,老女人大声恸哭。这倒使伊丽莎白松了一口气。

“哦,妈,”她说,同时把一只手放在老女人的身上,“别惊醒孩子们,别惊醒孩子们。”

她不自觉地啜泣着;老母亲一边晃动身子,一边呜咽。伊丽莎白想起,他们就要把他送回家来了,她一定得准备好。“让他们把他放在起居室里。”她暗自想道,有一刹那脸色苍白、神情惶惑地站在那儿。

随后,她点亮一支蜡烛,走进那间小房间。空气又寒冷又潮湿,但是她无法生火,因为房里没有壁炉。她放下蜡烛,四下看看。烛光在玻璃枝形灯架上,在两个插有一些淡红色**的花瓶上,以及在深色的桃花心木家具上闪闪烁烁。房间里有一种寒森森的、死一般的**幽香。伊丽莎白站在那儿,望着那些**。她转过脸,估计了一下长沙发和碗碟橱之间的地上够不够陈放他。她把椅子推开。那地方足够放下他,还可以绕着他走过去。接着,她取来那块旧的红桌布和另外一块旧布,把它们在地上铺开,省得用她那一小块地毯。她离开起居室,打了一阵寒战。然后,她从五斗橱里取出一件干净的衬衫,放在火前面烘烘。这时候,她的婆婆正坐在椅子上,晃动着身子呜咽。

“您得让开,妈,”伊丽莎白说,“他们这就要把他抬进来。用摇槽[14]抬来。”

老母亲呆板地站起身,到炉火旁边坐下,继续悲泣。伊丽莎白走到食品室去再取一支蜡烛。那儿,她在那间没有天花板的小披屋里听见他们来了。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食品室门口静听。她听见他们走过房屋那头,趔趔趄趄地走下那三级石阶,拖沓的脚步声一片杂乱,还有嘟嘟哝哝的人声。老女人沉默下来。人们到了院子里。

这时,伊丽莎白听见矿坑管理人马修斯说:“你先进去,吉姆,留神!”

门打开了,两个女人看见一个矿工倒退着走进房来,两手抬着一个担架的一头。在担架上面,她们可以看见死者的矿工钉靴。两个搬运的人站住了。抬着头的那个人在门楣前面弯下身子。

“你要把他放在哪儿?”管理人问,他是一个身材矮小、蓄着白胡须的人。

伊丽莎白打起精神,从食品室拿着没有点亮的蜡烛走了过来。

“放在起居室里。”她说。

“放到那儿去,吉姆!”管理人指点着说。搬运的人退出去,绕进了那间小房。他们在两个门洞中间笨手笨脚地转动时,遮着尸体的那件上衣滑落下去,女人们于是看见了她们的亲人。他光着上身躺在担架上,为了干活儿而脱去了衣服。老女人惊恐地低声呜咽起来。

“把担架放在边上,”管理人粗声粗气地喊道,“把他放在那两块布上。现在,留神,留神!你们现在得当心——!”

有一个人碰翻了一瓶**,尴尬地睁大眼睛望望,然后他们把担架放下。伊丽莎白没有去望她的丈夫。她等可以挤进那间房之后,立刻走去把打破的花瓶和**拾起来。

“等一会儿!”她说。

那三个人静静地等候着;她用抹布把水擦去。

“哎呀,真个的,出了什么样的事,出了什么样的事!”管理人说。一面苦恼而困窘地抹着前额。“我一生中从来没有碰上过这样的事,从来没有!他并没有必要留下。我一生中从来没有碰上过这样的事!恰巧落到了他的身后,把他困在里面。连四英尺都不到,没有四英尺的空隙——然而又几乎没有砸伤他。”

他低下头望望死人。死人脸朝下躺着,**着上身,浑身都沾满了煤屑。

“大夫说,‘是窒息死的。’这真是我碰上的最可怕的事情,就仿佛是存心干下的。恰好落在他的身后,把他困在里面,像个捕鼠笼。”——他把手猛地朝下一挥。

站在一旁的矿工也把头绝望地一扭,表示出了他们的意见。

这件可怕的事使他们大家全毛发悚然。

接着,他们听见女孩儿的声音在楼上尖声叫道:“妈,妈——是谁呀?妈,是什么人?”

伊丽莎白慌忙走到楼梯脚下,把房门打开。

“快睡觉去!”她严厉地吩咐道。“你瞎嚷嚷什么?马上睡觉去——没有什么事——”

接着,她开始走上楼梯。他们可以听见她一步步踏在楼梯板上,踏进那间小卧房的灰泥地上。他们可以很清晰地听见她说:

“怎么回事?——你这傻孩子,你这是怎么回事?”——她的声音十分激动,带有一种不真实的温和腔调。

“我以为是有人来啦,”那孩子用可怜的声音说。“他回来了吗?”

“回来了,他们把他送回来啦。没有什么要大惊小怪的。现在,快睡觉去,像个好孩子那样。”

他们可以听见她的声音到了卧房里,在他们等候的时候,她走进去替孩子们把被子盖好。

“他喝醉了吗?”女孩儿怯生生地、乏力地问。

热门小说推荐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大明第一臣
...
民国奇人
南无袈裟理科佛民国奇人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