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刘师培著作 > 第二节 刘师培的学术史研究实绩(第4页)

第二节 刘师培的学术史研究实绩(第4页)

[8]刘师培:《古学起原论》,《左盦外集》卷8,见《遗书》,1473页。

[9]章太炎在《訄书》重订本《清儒第十二》中曾征引《宗教学概论》之言曰:“僧侣兼司教育,故学术多出其口,或称神造,则以研究天然为天然科学所自始;或因神祇以立传记,或说宇宙始终以定教旨。斯其流浸繁矣。”并加案语“此则古史多出神官,中外一也。”(《章太炎全集》(三),154页)《訄书》重订本出版于1904年,而《古学起原论》发表于1905年,也许刘师培的古学出于宗教说受到章太炎此论的一些影响。

[10]刘师培:《古学起原论》,《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76、1477页。

[11]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77页。

[12]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78页。

[13]刘师培:《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80、1481、1482页。

[14]刘师培:《古学出于官守论》,《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83页。

[15]刘师培:《中国哲学起原考》,《左盦外集》卷八,见《遗书》,1495页。

[16]邓实:《古学复兴论》,载《国粹学报》,第9期,1905-10-18。

[18]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总序》,见《遗书》,504页。

[19]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社会学史序》,见《遗书》,507页。

[20]刘师培:《周末学术史序·政法学史序》,见《遗书》,509、510页。

[21]黎锦熙:《刘申叔先生遗书序》,见《遗书》,27页。

[22]钱玄同:《刘申叔先生遗书序》,见《遗书》,29页。

[23]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74页。

[24]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92页。

[25]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74页。

[26]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78、1377页。

[27]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82、1383页。

[28]刘师培:《汉代古文学辨诬》,《左盦外集》卷4,见《遗书》,1380、1383页。

[29]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17页。另,关于汉武帝与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学人大都理解为这造成了儒学的一统,禁绝和摧毁了儒学以外的百家诸子,以致中国文化学术日衰,国运日蹙。刘师培也有类似看法,可参见刘《周末学术史序》、《补古学出于史官论》等文。对此,刘桂生师曾予以指正,认为这种说法是在某种观念、需要推动下对历史的一种主观塑造和曲解,实则“罢黜百家”仅仅是对儒学以外的各家,官方不予以倡导、支持和鼓励,而无论何人,若要爱好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以之猎取功名富贵;“独尊儒术”则是以儒家思想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但非使儒家学说凌驾于百家之上,用之评判与制裁百家。见刘桂生:《论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曲解》,载《北大史学》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该文经增删后,又以《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为题收入《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

[30]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17页。

[31]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19页。

[32]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左盦外集》卷9,见《遗书》,1521页。

[33]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政治学发微论》,见《遗书》,530、532页。

[34]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政治学发微论》,见《遗书》,530页。

[35]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种族学发微论》,见《遗书》,532,534页。

[37]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伦理学发微论》,见《遗书》,536、537、538、539页。

[38]刘师培:《两汉学术发微论·两汉伦理学发微论》,见《遗书》,535页。

[39]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义理学异同论》,见《遗书》,541页。

[40]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总序》,见《遗书》,541页。

[41]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义理学异同论》,见《遗书》,542页。

[42]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章句学异同论》,见《遗书》,543页。

[43]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象数学异同论》,见《遗书》,543、545页。

[44]刘师培:《汉宋学术异同论·汉宋小学异同论》,见《遗书》,546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