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义旺村的人口、耕地面积。
10。小祭、大祭。清明活动如何参加。有何禁忌。开会有无预算。有无预算单据。是否到各村去公布预算和实际用款情况。摊派的具体渠道。由谁宣布摊派?由“首老”还是本村自己的“社首”宣布?
(四)互助村个案
1。互助村的关系调查。互助的内涵。完全是用水的关系吗?
2。四社五村与互助村建立关系的过程。有故事吗?
3。对互助村的思路做描述。有无水利簿。是否通过人家允许才能用水。互助村也能“文明吃水”吗。是否压力很大。是否有内部矛盾冲突。互助村有无发言权(如郝继宏说,鸡毛信没被一个互助村送走,该村受罚)。一个“老大”的互助村的个案。一个义旺村的互助村的个案。
4。互助村参加这个组织是因为老大可靠吗?有何故事?如何看待鸡毛信?他们看鸡毛信重要吗?
5。开全体会时,互助组发言吗?他们的权利表现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处理不了的问题?清明节时,他们上山吗?参加什么活动?有无自己的特殊活动?
6。龙王庙是集合四社五村的地方,但互助村可以去吗?是与四社五村一起去,还是分别去?
7。互助村有老大吗?
8。婚姻关系。四社五村与互助村之间有无婚姻关系?有无互助村与老大结亲的事?老大如何看待本村姑娘嫁给互助村的人这种现象?或者互助村的姑娘嫁给老大的小伙子就没有问题?
9。四社五村有余水时让互助村吃水,没有余水的时候互助村如何吃水?靠天吃水吗?或者吃别的水?
10。注意描述四社五村与互助村的“村”与“村”概念的关系。
(五)水利簿
1。水利簿的概念。如何保存水利簿。抄写人。其他水利簿的保存情况。请老大回答。描述老大现在的讲述方式和态度。观察他们自己如何描述。
2。各村轮流保存的制度的制定。如何保护。如何利用。
(六)祈雨
1。祈雨的具体情况。参加者。规模。
2。社首参加吗?还是各户的行为?
(六)通利渠十五村的个案对照
1。上游五村(南段、北段、公孙堡、程曲、西李,在原赵城县)个案上游其他村(石止、马牧、登临)对渠首好义村的描述好义村对1922年与他村争水事件的记忆情况好义村对渠首的利益范围与使用权利的自我描述与中游、下游村的关系。
2。中游五村(白石、杜戍、洪堡、南王、太明,在洪洞县)个案有无老大、老二的概念用水文献民间用水组织民间其他水管理办法与上游、下游村的关系。
3。下游五村(阎侃、吴村、太涧、王曲、孙曲,在临汾地区)个案能用通利渠的水吗?上游、中游、下游的概念解决缺水的办法民间其他管水的办法与上游、中游村的关系用水文献。
三、其他搜集资料
1。霍州(霍县)水利志有关耕地面积、灌溉面积的统计数字渠、井、窖的数字人口、劳力数字农作物等高线地图
2。霍州文化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3。霍州阎家庄乡的土地、耕地、旱地、渠、井、窖、人口、劳力、农作物数字等高线地图
四、重点访谈单位与访谈人
1。霍州主管农业部门领导(全县基本情况县地图阎家庄乡的排名四社五村的位置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村落历史组织与洪洞县的关系与赵城县的关系)
2。霍州文化局(文化志三套集成与广胜寺的关系其他主要庙会民间文艺)
3。霍州阎家庄乡办公室主任郝继宏(全乡农业生产基本情况乡地图灌溉类型与分布四社五村的排名四社五村15村的基本地理、历史、村落社会情况,村长名单、帮社名单其他民间水管理组织乡志资料村碑分布水册资料分布乡主要庙会地点宗教信仰分布)
4。四社五村其他村的社首
这段叙述,描写了田野工作者就所发现的有价值的术语进行调查的缘起和经过,以后他们才能从他者叙事中提炼出文化语法。
在现场叙述中应交代现场工作方法,包括正在进行的方法、已经尝试的方法、失败的方法、成功的方法、得到补充和发展的方法、其他准备借鉴的方法、方法的差异和思考方法的模式等。
(一)交代争取县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与村落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例十二
2000年4月清明期间,我们一行到××县考察××山第八社的接神活动,见到××县文化局局长宛某,宛表示:“最好能合作,从××县文化方面,参加开发大西北”。田野小组表示同意。后来,在北京起草了合作意向书,又去征求当地文化局的意见。在京的田野小组成员提出,最主要的,是要使长期在陕西工作的考古专家齐先生感到计划适当,同时也能促使××县文化局方面自愿达成合作协议。8月17日下午,联合田野调查组成员和××县文化局领导在县盛源饭店二层会议室开会,就合作意向书的内容,逐一进行讨论,再达成协议。宛某是少壮派干部,想干事、作风干练,也有一定的文化历练。他提了两点建议,一是八月下旬已进入××山雨季,××山的拓碑工作在晴天可一周完成,但如遇上下雨就要拖期。为了保险起见,他希望把完成拓片的时间定得留有余地,给他十五天,9月初交工;二是搜集××山民间传说故事,最好能提供给他一个标准样例,他照着这个标准开动员会,发动文化人员下乡入户去搜集。齐先生耐心讲解了有关拓片的技术处理问题,决定在××县方面动手拓碑时,亲临现场,宛有释怀意。田野小组则强调搜集传说故事要尊重民间讲述的原文,不能任意加工和改编,宛马上表示懂了,说应该“原滋原味”。8月21日,这份合作意向书经充分吸收双方意见,双方签章执行。兹存样稿如下。
涉及出版民俗资料的计划,事先要由田野工作者和对方主管单位(人)商定,正式签订合作意向书或合同书,明确民俗资料的版权归属、双方权利与任务的切割、保护民俗的伦理原则和共享利益的范围等,做到充分维护民众利益,也有利于田野工作者开展学术研究。
陕西××县民俗文化调查合作意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