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棠棣王朝讲的是什么 > 第22章 传国玉玺(第2页)

第22章 传国玉玺(第2页)

自从李存武、李存璋、李嗣本等人战亡后,鸦儿军的兵力越来越向这二人手里集中,也让李存勖心中越来越感到不安。

德胜城是魏州的黄河渡口,位于黄河北岸,与南岸的杨刘城遥相呼应。

打下杨刘城后,李存勖便命人在德胜城外筑起夹寨,以魏州德胜城为德胜北城,以郓州杨刘城为德胜南城,两寨之间,拉起铁索、建起浮桥,俨然在黄河上造起一座水陆通行的浮城。

虽是新起名的城池,但杨刘古渡、德胜古渡均是南北朝时开始设置的古渡口,城外古树森森、水光浩淼,城内箭楼高筑、崇楼临水,黄昏时分,落日在黄河上抹下一道金亮的斜晖,越发映得夹河对峙的两座城辉煌耀眼。

城外浮桥、舟楫、营栅无数,十二太保李存进在这里经营半年多,已将南北二城建成了晋军的连城夹寨,以备将来南伐之用。

李存勖骑马从北城而来,驻立于黄河正中的浮桥之上,久久眺望着河景与夹寨,心情激**。

德胜城当年只是一个普通渡口,但黄巢兵败时,曾试图从此处渡河北上去魏博一带休整,当时李克用带数千河东鸦儿军在这里击退黄巢败兵,立下大功,朝廷赞他“以德取胜”,特赐此地改名“德胜城”,筑城纪念。

这是父王近四十年前战胜之地,那时节,父王不过二十多岁,血气方刚,自代北领兵入雁门关、勤王救驾,十三太保带一万七千余鸦儿军击退长安的六十万黄巢乱军,从西蜀迎僖宗皇帝回銮,立下光复大功,没让大唐朝在黄巢手上终结。

可残破不堪的大唐到底还是亡了。

它残喘苟延得太久,以致长安城外的藩镇林立百年,早就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只有长安城内的大唐皇室还无奈地承负着当年的辉煌记忆、担当着虚弱的李唐国运,却逃不了被内官和藩镇捏在手中摆布的厄运。

唯有来自代北、性子耿直的父王依旧崇拜着“大唐”二字,一直到死,父王在晋阳城里都用大唐的年号,官诰印章依旧是大唐的晋王与河东节度使,哪怕大唐皇帝与皇嗣早已被朱晃在洛阳城里清除干净。

复唐,是父王遗志,可李存勖不知道,他要恢复的这个大唐,该迎立什么人来当皇帝。战乱多年,宗室子弟们早就遗落民间,沦为草民。昭宗皇帝李晔的皇子皇孙们不是被朱晃害死了,就是下落不明。

李存勖有些惆怅地提马过河,不经意间发现,德胜南城之外,远处的梁军大营,突然多出了许多旗纛。

贺瑰这个草包,一拿到符存审写给谢彦章的离间信,便信以为真,疑心谢彦章通敌叛变。

谢彦章为人稳重,不愿与李存勖速战速决,而是严守大营,不断扰敌,这让求胜心切的贺瑰更加不满,索性在酒宴上设伏杀了谢彦章,还向汴京城禀报说谢彦章在军中染疫、暴病身亡,糊涂的朱友贞竟然也没有追究。

大敌已去,李存勖便放手一战,杀得贺瑰连连败退。贺瑰耗巨资打造的十二艘形如城堡的巨舰也被李存勖夜间偷袭火烧。

贺瑰自知不敌,退兵几十里,气死在回汴京谢罪的路上。

大梁重新派了年轻将领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在德胜南城外领兵扎营。戴思远一来,便深沟高垒,决不出战,至今已有半年。

可今天傍晚,梁军大营旗帜鲜明,门前兵马出入不断,竟显出了几分久违的士气,让李存勖有点纳闷。

“看来,今日梁军大营来了新援兵,只是不知道来的是谁?”李存勖向梁营眺望不已,暮色渐浓,梁营距离又远,怎么也看不清那大纛上的名号。

“末将听说,来的是铁枪王彦章。”他身边的飞虎军指挥使郭从谦答道。

“王彦章?”李存勖失声笑道,“朱友贞疑心病最重,王彦章妻子儿孙都落在孤的手中,孤派人将王家满门老小迎往晋阳城奉养,厚加礼遇,所以这些年来,大梁从不敢派王彦章带兵上阵,只让他在后面押运粮草辎重。今天,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回禀殿下,王彦章能出任大梁北面副招讨使,是因为大梁宰相敬翔以死相拼,在万象神宫以剑剖胸欲自杀,朱友贞不得已,才答应了让王彦章出任北面副招讨使,与殿下对垒。”郭从谦下午刚从李存进处探听了敌情,抢在李存进前面禀报着。

李存勖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叹道:“孤听说此事,又是高兴,又是担心。高兴的是,总算有机会与威名赫赫的王彦章在阵上对决;担心的是,这王彦章的将才仅次于当年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孤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他的对手……”

郭从谦有些冷淡地望了他一眼,道:“殿下不必担心,朱友贞到底还是不信这王彦章,只让他出任了北面副招讨使,主将仍是戴思远。可就算这样,朱友贞还是放心不下,又派了一名奉旨监军的钦差,坐镇大营,叫作段凝,听说此人长期走张家兄弟的门子,勾结外戚,宠遇非常,他对王彦章极为忌惮,是个见利忘义、争功揽权的小人。王彦章名为副使,上受主将制约,下被监军掣肘,有力也没处使。”

“段凝?”李存勖大惊失色,“是怀州刺史段凝?”

“正是!”郭从谦纳闷地望着李存勖失神的双眼,不明白一个梁军将领的名字怎么会让李存勖如此惊讶。

暮色渐渐浓稠如墨,梁营灯火渐明,照耀出营中新立的旗纛与鹿柴,看起来十分严整,李存勖放眼望去,果然隐隐可见“北面大营监军段”的大纛,树在王彦章的副使大纛旁迎风飘扬。

他眼前浮现起十太保李存仁久违的俊美模样,抛家别子、身入梁营五载,改名“段凝”的李存仁一直深藏不露,也极少与晋阳城通音讯,只是多次秘密送来的军情都准确无误,让李存勖对梁的攻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若不是当年执意不听周德威的谏言,或许现在他已经能够挥兵汴京,迎回十哥了。

不远处,还在河水边忙着筑桥的晋军突然喧哗起来,声音透着喜悦与兴奋。

李存勖翻身下马,走到南城城墙下,却见浅水处已经架起了一座木质浮桥,连接着河中的大桥,已经成为一体。

几段浮桥已连在一处,严丝合缝,桥身均为巨木,上可跑马。

面貌清瘦的十二太保、振武军节度使李存进纵马在桥上来回奔驰数次,桥身纹丝不动。李存进奔到李存勖面前,跪拜于地,大声禀报道:“殿下,托先王余威荫庇,德胜浮桥今日合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