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耿耿星河大结局 > 第145章 梦境(第1页)

第145章 梦境(第1页)

第145章梦境

明宇道:“姐姐说得有道理,若此次南巡惩治的官员太多,会造成官场上的恐慌,不利于当下的安稳。”

“巡抚是二品大员,又是一方之首脑,当中牵涉一州事务的交接与地方官场的换血,是而,问责与任免都是需要慎之又慎的事。朝中重要官员的任免,一向是由张邑张大人负责,张大人本人是从郡守起步,扎扎实实做起来的,从长乐初年起,便在我身边效力,是靠得住的稳妥之人。纵是齐鲁巡抚有何不妥,张大人亦属被蒙蔽,这些内情需回上京之后,再细细究查。”我缓缓说道。

云归疑惑道:“刚刚府衙门口缘何那么多人围观?围得水泄不通的。老百姓是哪里听到的风声?”我伸手指了指她:“你呀,没看见咱们刚刚来的时候,跟在身后的几个人消失了一会子么?”

明宇笑了。他手下的几个人一直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尾随,暗中保护我们。刚刚那群围观的百姓多半是他们叫来的。

避雨之际,见一茶肆。我们三人便进茶肆里唤茶来吃。说是茶,其实是当地一种微苦的叶子,揉碎了,泡水喝,许多人坐在茶肆里,叫碗茶,听说书人讲故事,能坐上半天的光景。今日,茶肆里的说书人讲的是春秋时三家分晋的故事。众人凝神听着。

明宇轻声问我:“姐姐喝的惯这粗茶吗?”我指着那说书人,又指了指茶碗,道:“贤而不仁,亡一国矣。故事说得好,茶的味道也好。”

明宇起身,问茶肆的老板要了些粗茶,装好,笑着与我说:“姐姐说得好。春秋雨声里,粗茶自生香。这天下的茶,各自有各自的味道,都值得一品。我替姐姐带些回去。”

七月的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说书人的故事讲完,碗中茶尽,雨也停了。我们便起身赶回不夜郡。

回到“洞天阁”酒楼之时,天色朦胧向晚。孩子们也都回来了。张浔见到我,恭恭敬敬地走过来行礼:“夫人。”我颔首:“小张公子今日带他们玩耍,辛苦了。”张浔道:“小少爷聪颖异常,两位小姐知书达理,不辛苦。”

回到房内,云归与我笑言:“夫人,这小张公子年岁不大,礼数真是极周到,风度也是一等一的,您瞧他的袖口,在外一天,一丝尘埃也无。可见他是一个多么自爱自洁之人哪。”

她边说,边麻利地打了水,给灏儿、烯儿、炘儿擦脸。

灏儿跟我说:“母亲,小张公子不仅会做风筝,还会捉鱼捕虾,磨贝、生火,是个极有趣的人,等回了上京,我想让他进宫陪我玩儿。”我摸了摸他的脸:“灏儿,小张公子,乃宦门之后,自幼苦读,博览群书,这种人日后是要成为治世能臣的,可不是进宫陪你玩儿的。何为帝王之道?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说白了,为王者,一定要学会用人。”

灏儿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笑道:“还有两个月,你便到了开蒙之年,要入尚书房读书了。许多道理,朱先生都会讲给你听的。”

正说着,听得一阵响动。是烯儿撕风筝的声音。她撕的是张浔画给二公主的鸢尾。我诧异道:“烯儿,你做什么?”烯儿撕完,坐在榻上:“母亲,无甚,烯儿就是觉得这花不祥,还是撕了的好。”

当初就是因为众臣说残掌不祥,成筠河才命人将二公主送出宫去,一面也不得相见。“不祥”这两个字,是二公主的囚笼,亦是她的疮口。此时,二公主听了烯儿口中的话,红了脸,一声不吭,右手收拾着地上风筝的残骸,有残缺的那只左手颤巍巍地缩着,仿佛自己真的是一个不祥的罪人。

我见此情景,略略明白了几分。二公主进宫这几年,一直和烯儿在一处教养,烯儿从未嫌弃过她,也从未言语之间挤对过她。烯儿这个孩子,天资平平,有些糊涂,但心地是善良的。平常有宫人犯了错,她也不忍责罚。有一回,一个小内侍不小心拿沸水烫了她的手,她怕这个小内侍因她而受罚,便忍住不声张,后来那伤处险些化了脓。烯儿并非容不得妹妹。

今日在外玩了一天,突然做此举动,一定是因为张浔对她们的态度有区别。他对二公主比对烯儿要关注。一直以来,二公主都自觉做烯儿的陪衬。烯儿说口干,她连忙起身倒水,比宫人跑得还快。在尚书房,朱先生提的问题,烯儿不开口,她绝不敢说半个字。烯儿习惯了妹妹是她身旁的绿叶。乍然,有人重视妹妹比她多,她不习惯,心里面有失落感。故而,做此举动。

我看着孩子们脸上的神情,我知道,我的猜测是对的。我走上前去,将二公主扶起,摸摸她的发髻:“炘儿,别捡了,明日母亲再让张浔给你画一个新的风筝,你喜欢什么样的,便让他画什么样的。”

二公主平静地摇摇头,笑道:“母亲,您误会了。炘儿捡起这个风筝,并非不舍,而是想把它扔出去。大姐说得对,不祥的东西,就不该放在这儿,扰了大姐,是它的罪过。炘儿不喜欢风筝,以后也不必有。炘儿听大姐的。”

听了这话,我一时语塞。良久,我看着烯儿,厉声道:“你自己撕的风筝,自己捡起来扔出去。炘儿是你的妹妹,不是你的丫鬟!”烯儿见我当真动了气,委委屈屈地拾起风筝残骸扔了出去。

晚饭时分,沈昼和如雪从外头走进来。云归道:“奴婢还纳罕呢,陆将军说晌午敖大人的毒便解了,如何我们回来却见不到人影,原来,敖大人去找沈大人去了!”

如雪红了脸,说道:“我……我就是不放心……想着好歹帮帮忙……”云归眨眨眼:“那敖大人怎么不来齐州府帮帮忙?想来凡事有轻重缓急,在敖大人眼里,沈大人的事,便是最重的。”

如雪更窘了。我嗔怪道:“云归,别顾着玩笑,快添碗筷。”素日里在宫中规矩极严,一言一行都错不得。出了宫自在许多,一群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餐饭。

这个时段,洞天阁进进出出的人极多。依稀听得街上有爆竹声。我唤道:“云归,你出去看看怎么回事?现在并非年节,怎么百姓们放炮仗呢?”云归点头,出去了一会子,回来时笑眯眯的。

“夫人当是何事?几个时辰的工夫,艾津出事的消息便传遍了不夜郡,老百姓们额手称庆,放炮仗庆祝呢!”

我放下碗筷,沉吟道:“说明这巡抚王大人,办事情倒是雷厉风行。”沈昼站起来,禀道:“正准备回夫人,巡抚王池是个极有眼力的人。夫人可还记得长乐四年的探花郎?此人现今不过30岁左右,便做到二品地方大员,不可谓不传奇。今日,我去找他,将事情粗略讲了一半,他便已都领会了。他一句没问太后是怎么知道此事,也没问太后现在凤驾在何处,只说了两个字,遵旨。”

“哦?有点意思。”我站起身来,踱到内室,沈昼跟了进来,从怀中掏出一个东西递上。我一看,竟是今日我“贿赂”艾津的翡翠。沈昼道:“王大人说,宫中的东西,旁人不配拿着。”

“他是怎么处理艾津和梅德的?”

“艾津处死,且是在不夜郡的菜市口当众处死,老百姓们亲眼看着人头落地,大快人心。艾津的家财全部充了公,以作税收。不夜郡免税半年。梅德查出收受艾津贿赂,但,贪财未枉法,杖打一百,据说是打得晕死过去,没个一年半载,起不来了。”

“这下,王巡抚不管是不是干净的,都把自己撇干净了。”我说道。沈昼点头:“夫人说得极是。今日我走前,王池说,太后英明,福泽四海,齐州府这点子事,让太后费心了,是他的过失,他自请罚俸三年。”我冷笑道:“聪明得过了头。”

“夫人打算召他么?”

我摇摇头:“不必。这个人我记下了。”

“明日咱们的行程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