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崔永元 作家 > 巧用信息技术让写作更好玩儿实操篇(第4页)

巧用信息技术让写作更好玩儿实操篇(第4页)

名师答疑

家长:

用手机写东西和写作文不是一回事,用手机写的东西比较碎片化,但作文要求比较全面。这两个能不能对等?

耿春龙:

您说的“不是一回事”,指的是在外显形式上不是一回事。

所谓碎片化,指的是在手机里看到的是只言片语,或者是一个小段落。这跟孩子期末考试的大作文看起来确实不是一回事。

但我想说的是,它们实际又是一回事。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在探讨一篇完整的文章应该怎样布局,我们探讨的是孩子们的习作能力从本质上应该如何提高。

从习作能力提高的这一维度上来看,用手机写东西和用笔写作文是一回事,因为每一篇文章的语句和构思,都包含孩子对所写事物的认知,都是由一段段话、一个个观点组合而成的。

打一个比方,一套完整的拳术,分成八八六十四式,打完了之后就是一套组合拳,参加武术比赛时,还能够拿到大奖。然而,我们在日常训练的时候,并不会每一次练习都从头到尾打一遍,我们会把这一套拳拆解成八八六十四个分解动作。

除了分解动作,还要训练蹲马步、出拳、长跑、速度等基本功。

有了这些零散基本功的提高,再辅之结构、章法的训练,孩子写作的综合水平就能得到质的提高。

这也是我们在使用信息技术时的出发点:不只是为了一个最终的结果,应该从更广阔的视域让孩子的思考力和洞察力有所提高。

家长:

作为家长,有一个词让我很有感触——“接纳”。

作为家长,不要只用防范的心理来看待这件事情。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可能需要考虑的不是用不用,而是防控风险,在这个角度下功夫,比如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如何让孩子产生兴趣。

从某个方面来说,我们也要信任孩子,别总觉得他必须听自己的话。甚至,我们是否也应该向孩子学习啊?

崔永元:

我忽然意识到,家长有时候角色错了,家长一直在讨论怎么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其实这个问题家长自己也存在。很多大人可以玩游戏玩到天亮,因为没人管。

比如,我以前特别引以为豪地跟人说,我一年能读100本以上的书,几乎三天一本,但现在我可能一年连20本都读不了,因为时间全浪费在手机上了。

我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克服它,但根本没用。一到晚上,我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捧着手机玩5个小时。

我最近采用了新战术,就是把要看的书全堆到卧室里,这样就有压力了。

开始的时候是30多本,后来越来越多,有40多本,现在已经堆了200多本,结果呢,一点儿压力也没有。

我觉得耿老师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也曾向别的老师学,即便他已经是最优秀的语文老师了,还是向别人学习。我们能不能号召家长也开始学习,不要在孩子面前摆谱:“我是你妈(我是你爸),你要听我的。”这个角色无形之中就成了一堵横亘在关系中的墙,让亲人之间无法沟通。

我觉得,家长甚至可以把自己的苦恼向孩子诉说,说不定咱们那点儿破事,孩子能从他们的角度给我们出很好的主意。

耿春龙:

现代这个社会,谁也别把自己当作权威,谁也别把自己当作先知,我们面临的都是不确定的未来。

在很多问题上,不光要向同行、家长学,还可以向小孩子学。

画家毕加索说:“我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向小孩学习怎么画画。”

教育家于永正说:“我教了一辈子书,要把自己教成一个孩子。”

实践作业

1.选择一款软件,将最近的一篇习作“发表”或者是分享给众人。不是非得登在某个杂志上,各种形式的发表都算,即使贴在小区墙上也可以叫发表。

2.建个留言区,让大家对你的文章进行反馈。

3.跟老师协商,在班级里把网络环境下的习作做一次尝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