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笔趣阁 > 第214章 星辰L7工程样车下线(第2页)

第214章 星辰L7工程样车下线(第2页)

“我知道。”林正阳目光坚定,“但我们别无选择。真正的工业霸主,不是靠拼装零件堆出来的,是靠一颗颗自己设计的芯片点亮的。”

他环视一圈:“愿意跟我赌这一把的,请举手。”

一只、两只、三只……最终,所有人的手都举了起来。

会议结束后的第七十二小时,第一笔专项资金到账??来自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的五千万元战略投资。附函中写道:“贵司提出的‘民用出行芯片自主化’构想,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建议列为‘卡脖子’技术攻关储备项目。”

与此同时,一封匿名邮件发至公司内部举报平台,附件是一份恒力内部会议纪要扫描件。内容显示,该公司高层曾在闭门会上直言:“正阳搞白皮书是作秀,搞芯片才是找死。让他们折腾去吧,等资金链一断,自然会跪着求我们收编。”

林正阳看完邮件,冷笑一声,将其转发给全体管理层,并加了一句批注:**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中国工人的骨气**。

一个月后,“赤心计划”团队正式组建。由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毕业的陈璐博士领衔,吸纳了十五名海归工程师与二十多名本土技术骨干。他们在厂区东北角建起一座独立实验室,门口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子:**中国芯,为民行**。

为了保密,整个项目实行双盲管理:前端设计组不知晓后端应用场景,测试组不掌握原始代码逻辑。甚至连食堂用餐都安排在专用区域,防止信息泄露。

而就在团队夜以继日攻坚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悄然逼近。

六月初,西南暴雨成灾,怒江流域多处道路塌方。三辆正在执行“乡村振兴服务专用车”任务的X3被困深山,车载通讯系统因基站损毁失联超过48小时。当地村民冒险徒步十余公里报信,消息传回总部时,已是第三天凌晨。

林正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他亲自指挥调度,协调当地经销商派出救援车队,同时通过卫星定位锁定车辆位置。令人震惊的是,尽管外界断联,但车辆仍持续向云端上传少量传感器数据??这是“智行OSPro”新增的极简模式,在信号极弱时自动压缩传输包,保留关键状态信息。

“它们还活着。”林正阳盯着屏幕上的心跳式数据波动,声音沙哑,“而且……还在尝试连接。”

技术人员迅速编写应急指令包,通过临近城市的高功率基站进行定向广播推送。三个小时后,奇迹发生:三辆车先后回复确认信号,自动驾驶系统激活,借助地形数据库缓慢驶离滑坡区,最终汇合救援队伍。

事件曝光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一辆电动车的生命力,折射中国制造的韧性》。文中写道:“当灾难来临,不是所有希望都来自直升机与冲锋舟。有时候,它藏在一串微弱的数据流里,藏在一个永不放弃连接的设计理念中。”

正阳的品牌形象再度飙升。多家保险公司主动接洽,希望将X3纳入“灾害应急交通工具”推荐名录;应急管理部也开始研究将其作为基层防灾标配装备的可能性。

而这场意外,也为“赤心计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

“我们原来的设计太追求算力了。”陈璐在周例会上提出,“其实真正的挑战不在城市,而在这些信号盲区。下一代芯片必须强化边缘智能决策能力,哪怕完全脱离网络,也能基于环境感知做出最优判断。”

林正阳当即拍板:“增加‘离线自治’功能模块,预算不限。”

此时距离公司六周年庆还有十天。林正阳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将原定的庆典改为“正阳开放日”,邀请全国五百名普通车主代表、一百名乡村经销商、五十位一线工人及其家属前来参观工厂,并现场发布一项重磅新品。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展开。厂区重新规划动线,增设体验试驾区;员工宿舍腾出房间接待来宾;食堂菜单特意加入各地风味小吃。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徐师傅,也被请来录制一段教学视频,题为《听懂电机的声音》。

庆典当天,天空湛蓝。五千面印有“正阳出品”的小旗随风招展,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奔跑,老人们坐在遮阳伞下聊天喝茶。一位来自甘肃陇南的经销商拉着林正阳的手说:“老林,我那个镇子,以前连摩托车都难进,现在全村三十户人家买了二十七辆X3,连赶集都排班轮流开。”

林正阳眼眶发热。

上午十点,主舞台灯光亮起。他走上台前,身后大屏缓缓浮现一行字:**今天我们不讲故事,只讲一颗芯片**。

全场安静。

“六年前,我们从一台山寨老头乐起步,被人嘲笑是‘螺丝刀工厂’。五年前,我们造出了第一台自研电机,有人说我们是在玩火。三年前,我们推出用户共创模式,业内讥讽这是‘乞丐版特斯拉’。”他停顿片刻,“但我们始终坚持一件事: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拥有安心、可靠、买得起的好车。”

掌声雷动。

“而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正在打造中国第一颗专属于人民出行的自主电控芯片,代号‘赤心一号’。”

大屏切换,一段三维动画开始播放:微观视角下,硅晶圆上无数晶体管如城市灯火般亮起,电流如江河奔涌,最终汇聚成一句指令??“启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