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会出现在豪华跑车上,也不会成为资本市场的炒作概念。它只会安静地躺在每一辆X3的仪表盘下方,默默守护千万家庭的日复一日。”林正阳声音低沉而有力,“它可能永远不会有名字,但它一定会有温度。”
话音落下,全场起立鼓掌。许多一线工人红了眼眶。一位女焊工拉着女儿的手说:“妈妈每天焊的不只是线路板,还有这样的‘心脏’。”
发布会结束后,林正阳回到后台,发现小宇竟也在现场。原来妻子悄悄带他来了,就为了让他亲眼看看爸爸站在舞台中央的样子。
“爸爸,”小男孩扑进怀里,“你刚才说的‘温度’,是不是就像我给你画的那辆会飞的X3一样?”
林正阳蹲下身,认真点头:“是的。科技本来就应该温暖人心。”
当晚,朋友圈再次刷屏。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专题报道《一颗芯片背后的平民理想》,阅读量破千万。更有网友自发制作短视频,标题为《你不知道的正阳:从修车匠到造芯人》。
然而,真正的风暴仍在酝酿。
一周后,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突然发布声明,称“赤心一号”疑似使用某国外开源IP核,涉嫌侵犯知识产权,呼吁成员国企业谨慎合作。紧接着,几家主流财经媒体跟进报道,质疑正阳“打着自主旗号行抄袭之实”。
舆论瞬间反转。
林正阳没有辩解,而是做了一件事??将“赤心一号”全部源代码及设计文档打包,上传至GitHub开源社区,并附上一封公开信:
>“我们欢迎全世界检验。如果真有问题,请指出来。但如果只是打压,我们也绝不退缩。
>这颗芯片,为中国千千万万开X3的人而生。谁也不能阻止我们走这条路。”
此举震惊业界。中科院半导体所专家连夜组织评审,三天后发布权威报告:经逐行比对,“赤心一号”未发现侵权代码,核心算法均为原创,建议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
与此同时,工信部罕见发声:“自主创新需要包容试错的空间,而不是动辄扣帽子、打棍子。我们支持正阳这样的企业勇敢迈出第一步。”
风波平息,但林正阳知道,这只是开始。
某个深夜,他独自来到“心脏工厂”的顶层观景台。远处灯火通明,生产线上依旧忙碌。他拿出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真正的战争,从来不在聚光灯下。
>它发生在每一次代码提交时的犹豫,
>每一次流片失败后的沉默,
>每一次面对质疑时的坚持。
>
>我们不是天才,也不是富豪。
>我们只是不想再让下一代,
>为一颗芯片低头。
合上本子,他望向星空。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
可他知道,有些光,一旦点燃,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