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哗然。
有人怒吼:“朝廷忘恩负义!我等守土安民,反倒成了贼寇?”
也有人惶恐:“兵力悬殊,若真开战,百姓何辜?”
赵立宽却异常平静。他坐在主位,手中摩挲着那枚“斩龙剑”的剑穗,良久才开口:“传我军令:第一,全军进入一级战备,骑兵集结待命,步卒固守五州要隘;第二,关闭所有对外商道,扣押境内一切朝廷官驿信使;第三,发布《告天下书》,历数十年来朝廷弃边不顾之罪,申明我军‘只为保境安民,非叛社稷’。”
钟剑屏立即执笔起草文书。这一次,她不再掩饰锋芒,字字如刀:
>“昔我将士戍边,冻骨埋沙;朝廷宴乐,歌舞升平。今我自耕以养兵,铸铁以卫土,开市以活民,何罪之有?若谓独立便是谋反,则天下饥民揭竿,皆为逆贼乎?
>我等所求,非裂土称孤,惟愿百姓有食,将士有衣,边境无患,黎庶安宁。若有以此为罪,尽管挥剑而来??西北十万男儿,俱在马上候之!”
檄文三日内传遍河西、关中、巴蜀。民间震动,无数流民焚香跪拜,称赵立宽为“活菩萨”;连江南士族也有私下议论:“朝廷腐朽,不如让边将自治。”
而就在第七日清晨,钟剑屏收到吴光启最后一封密信,用朱砂写着三个字:“凤鸣时。”
她猛然醒悟??“凤栖梧桐时,方可反击”,如今“凤鸣”,即是行动之机!
她立刻召集七处密站负责人,下达绝密指令:启动“梧桐计划”。该计划乃她与吴光启多年暗中策划,核心内容包括??
一、策反禁军校尉秦越,使其掌控皇城西门;
二、联络洛阳狱中旧部,释放被囚忠良之后,制造混乱;
三、在皇城西街火药库引燃信号焰火,作为总攻标志;
四、散布谣言,称皇后欲废帝自立,引发宗室恐慌。
一切布置妥当,她亲自赶赴赵立宽帐中。
“大帅,时机已至。”她双目炯炯,“长安空虚,禁军半数在外调防,百姓怨声载道。若您此刻挥师东进,打出‘清君侧,安社稷’旗号,必得天下响应。”
赵立宽久久不语。窗外,晨光洒落校场,新兵正在操练阵法,呐喊声震天动地。
终于,他缓缓起身,取下墙上“斩龙剑”,佩于腰间。
“你说得对。”他低声道,“再忍,就是懦夫。”
他走出大帐,登上点将台。三千鼓手齐擂战鼓,八万将士列阵肃立,铁甲映日,气势如虹。
“诸位!”他声如洪钟,“朝廷视我如寇,欲除我而后快!但他们忘了??是谁在风雪中守护边关?是谁让流民有田可耕?是谁令胡商不敢南窥?!”
将士齐呼:“大帅!大帅!大帅!”
“今日起,我赵立宽不再受制于奸佞之手!”他拔剑指天,“奉先帝遗志,整肃朝纲,清剿乱党,还政于民!若有追随者??与我同行!”
“誓死追随!!!”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云霄。
大军即刻开拔。钟剑屏率精骑五千为先锋,昼夜兼程,直扑潼关。沿途州县望风归附,或开城迎军,或暗送粮草。有些地方官甚至焚毁户籍册,宣告脱离户部管辖,自愿纳入西北军政体系。
第十三日,前锋抵达华阴。距离长安仅百余里。
就在此时,长安城内突现异象??皇城西街深夜爆炸,火光冲天,浓烟蔽月。紧接着,禁军内乱,西门失守,大批身穿黑袍之人涌入宫城,直扑栖凤阁。
钟剑屏接到秦越密报:吴光启亲率死士发动突袭,成功擒获皇后心腹女官,并在其寝宫搜出大量与北狄、吐蕃往来的密信,以及一份拟好的“废帝诏书”。
“凤已落网。”她喃喃道。
她没有停下脚步。大军继续东进,但在距长安三十里处扎营,按兵不动。
副将不解:“为何不乘胜入城?”
她冷然道:“我们是清君侧,不是夺皇位。若贸然进城,便成叛军。现在,我们要等??等天子下诏,亲迎大帅入朝辅政。”
果然,三日后,年幼的天子在太傅扶持下颁布诏书:罢免崔元衡等奸臣,赦免赵立宽一切“僭越之罪”,特授“摄政太尉”之职,总揽军国大事,代行皇权。
消息传来,全军欢腾。
赵立宽站在营门前,望着远处巍峨的长安城,久久不语。
钟剑屏走到他身旁,轻声问:“接下来呢?”
他回头看着她,嘴角微扬:“接下来,该轮到我们重塑这个天下了。”
她点头,伸手按住胸前??那里已无护心镜,却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奔涌。
风暴已过,黎明初临。但她知道,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