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免费阅读 >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第3页)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第3页)

“好个《问刑条例》!”朱寅手中的折扇重重一拍,“可惜眼下天下未定,不能废此恶法!”

提到《问刑条例》,朱寅就气不打一处来。

穿越者知道,弘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500年,华夏法制史上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却又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孝宗下诏颁布《问刑条例》。

《问刑条例》是对《大明律》的重大修订,推翻、颠覆了很多太祖钦定的律法,礼法上其实也是违反祖制,而且是严重违反祖制。

可是这一次,百官没有反对,反而很高兴。完全没有抨击孝宗违反祖制。

《问刑条例》一颁布,贪官污吏就不用死了。

不管贪污多少,都可以“纳粮赎罪”。也就是交纳赎罪粮,可以活命。

从此,贪污罪就极少被判处死刑了。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恶法”,影响极其深远。

《问刑条例》虽然有进步价值,改进了《大明律》,也废除了很多应该废除的死刑。可是它所有的正面意义,加起来都抵不过贪污赎死这一条带来的负面影响!

《问刑条例》的颁布,是官商利益集团的重大胜利。

徐渭熟知典律,说道:“国初贪污八十贯,依法就要处死。可《问刑条例》颁布后,别说贪污八十贯,就是贪污八十万,也可以交纳赎罪粮,有命和全家继续安享富贵啊。如此一来,无官不贪。贪墨再多也能赎死,不过就是粮食。像海刚峰这样的,万中无一。”

宁采薇忍不住问道:“就算能赎死罪,可为何是赎罪粮,不是赎罪银?难道孝宗时期,都是实物税?”

徐渭笑道:“倒也不是因为这个,这些事情老朽还算清楚,试为夫人言之。因为这粮食,必须贪官自己负责运输到九边塞上,充作军粮的。”

“只要输粮到塞上补充军粮,拿到输粮劵,贪官污吏就能活命。但运输成本要翻好几倍。而且,运粮不仅是成本高,路上也有风险。”

“按说,这法子虽然让贪官活命,但起码还能补充九边军粮。可是就连这个赎罪粮制度,也都废了。后来变成了折银!”

“可以不输粮到边塞,交一笔银子就能换取粮券,同样活命!更要命的是,虽然粮食没有到运到九边,可是同样记帐了,粮券也发了。于在是账目上,九边“不缺粮”,可实际上缺军粮。”

宁采薇摇头道:“原来如此。那这么干,迟早会出大事。”

徐渭点头道:“夫人明鉴,可不就是这样么?嘉靖时军备大废,九边军士大量逃亡,甚至逃往蒙古,导致俺答汗迅速强大,南下围困北京,也导致倭寇肆虐,无力剿灭。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九边缺粮。”

“当年,左都御史辛自修奏:今墨吏赃私动以万计,输赎不过十之二三,是明导劫夺民财也!且问绞决者皆小吏,司道以上无一人伏法,法安在乎?”

“可是朝廷也没有改变的意思。贪官污吏一旦被查,无非是交银子而已,很少被杀。”

“正是从孝宗起,大明吏治突然崩坏,仅仅几十年后的嘉靖朝,就出现了末世光景啊。也幸亏隆庆新政、江陵变法,才让国朝枯木逢春,有了中兴气象。”

宁采薇道:“谢先生解惑。”

朱寅对徐渭的话深以为然。而且他是穿越者,知道的更多。

吏治腐败侵害的远不止财政,而是侵害民生、治安、国防、文化、生产力、法制、秩序等一系列的领域,是整个生态型的破坏。

危害之大,难以评估。

明孝宗还废除盐政开中法,减免江南商税,九边军粮短缺军士逃亡、国家财政紧张。

然后,就被百官吹捧为“仁君”,涂脂抹粉,大家吹嘘,美其名曰“弘治中兴”。

朱寅思及此处,真想立刻推行变法,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可他也只能想想罢了。

徐渭人老成精,察言观色就知道朱寅的心思,笑道:

“主公心中有数,所谓事缓则圆。咱们也不能恢复太祖时期的严刑峻法,贪污八十贯就处死。若真如此,那这一京五省,也就没有几个官吏干活,还不瘫痪了?”

朱寅点头道:“南北没有一统,没有数十万大军镇守天下,就不能对肃清吏治操之过急。”

“否则的话,不但变法新政会失败,咱们自己都会搭进去。”

冯梦龙也说道:“《问刑条例》的确要改,眼下虽不是时机。但也不能眼睁睁看到南朝吏治腐败。暂时有个折中之法,主公可以以国库不足为名,增加赎罪钱粮的数量!”

“其他罪行赎死额不变,但对于贪官污吏,之前按惯例五百两赎死的,增加到两千两。按惯例该交纳三千两的,增加到一万两。就算真的交不起,也可以变卖家产充数。”

“如此一来,虽然还是可以赎死,但成本却是大了很多。”

“就那些贪墨成风的州县小吏,交纳五百两不难,可是要交纳两千银子,那就不一样了。”

朱寅微微点头,冯梦龙的法子本质上没有推翻“贪官赎死”,贪官还是可以拿钱活命,但阻力比较小,现阶段可以推行。

虽然效果一般,但肯定比什么都不做要强,吏治总会有些起色。

热门小说推荐

恐怖女网红
吞鬼的女孩恐怖女网红
...
创始道纪
暗丶修兰创始道纪
...
小阁老
三戒大师小阁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