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免费阅读 >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第2页)

第428章 什么伪朝已有一京五省盟(第2页)

她是个吃过很多年苦的人,这么大的富贵尊荣突然从天而降,不是让她惊喜,而是让她担忧。

“洛儿,太傅是我们母子的恩人,你一定要知足。皇位实在太过不祥,你当这个皇帝,未必真是好事。太傅是你先生,待你如子,这些年也多亏他暗中照顾,我们在冷宫才能平安无事。”

“娘也恨通了那个皇宫。这次娘被救出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咱们母子得以团聚,也是你先生的恩惠。我们要懂得惜福,才能享这个福啊。”

她虽然是个女子,可毕竟在宫里十几年了,当年还是李太后的随身侍女,岂能是一般女流的见识?

她很清楚,这个南京朝廷就是朱寅一手张罗起来的,和儿子没有多大关系,儿子就是一杆旗。说是天子,其实不是真正的当家人。

但她也能看出,朱寅对儿子也是真的好。

她担心儿子被皇位迷惑了心智,和先生反目,最后难以收场,师徒无法善始善终。

朱常洛笑道:“娘亲就放心吧。娘也知道,儿不喜欢当皇帝,当皇帝有什么好?皇宫就像个大牢房,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就像一道道绳索。先生答应我,过几年就让我出宫,想干嘛就干嘛。先生说,自由,尊严,智慧,健康,快乐,都是人最应该拥有的东西,他希望我都有。”

“以孩儿看,先生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先生如果当这个皇帝,孩儿不但不用再当皇帝,天下百姓也能过得好一些。可是孩儿又担心,先生当了皇帝也不自由,不欢乐。”

太后松了口气,“洛儿,你长大了。这才是最聪明的。你先生是个想干大事的人,他和别人不一样。他能做到这一步,真就是星君下凡。只要你一直拿他当先生敬爱,知道感恩图报,咱们母子才能真正活的像个人。千万不能被皇位、权势迷了眼睛啊。”

“以后,一定会有居心叵测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在你面前出言挑拨你和先生,说太傅是权臣,甚至蛊惑怂恿你铲除太傅亲掌大权,这种人…一定会出现的!”

朱常洛瞳孔一寒,“若非娘亲提醒,孩儿都没想到这一点。孩儿知道了,以后遇见这种人,孩儿一定会禀报先生。”

太后道:“不仅仅要禀报先生,还要暗自禀报,要不动声色,引蛇出洞,主动帮先生揪出那些人。让先生相信,你始终和他站在一起。等到你将来不当这个皇帝了,就是个身份超然的白衣天子,要富贵有富贵,要自由有自由,不比什么亲王首辅,都要尊贵自在的多?”

她深知宫中的残酷和黑暗,不想待在宫里,也想在宫外生活,自由自在的和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就像当年没有入宫之前,在父母膝下一样。

想到父母,太后就心中悲哀。这些年,郑氏为了打击自己,故意指使爪牙迫害自己的父母,以至于双亲早早撒手人寰,如今想孝敬都不得。

权位之争,真是太可怕了。

她不希望自己母子再次陷入权位之争,只想远离皇家的无情倾轧。

“洛儿,你如今是皇帝,你父皇再也奈何不得你。”太后很是解气的说道,“再也奈何不得娘。咱们以后啊,起码能过的像个人了。”

朱常洛笑道:“娘亲说的对。这南京宫里,要什么都有,先生对孩儿很是大方。孩儿想出宫也行,就是不能随便出城。不过先生说了,真想出城也不是不可以,比如清明、上巳节等节日,还是可以出去踏青祓禊的。虽然眼下当皇帝,不是太自由,但比在景阳宫时,却是一个天一个地。”

太后嫣然一笑,冷不丁问道:“洛儿已经十五了,明年就十六了,按规矩也要大婚了吧?”

朱常洛道:“此事先生今天还提到过。说孩儿明年就应该大婚,今年底,就要选定人家了。先生说,此事等娘亲到了南京,让娘亲来选。不过,孩儿如今只想看书,研究天文地理,却是不想这么早大婚。”

太后摇头道:“那可不行呢。天子大婚,天下都看着,这是礼仪,礼不可废啊。不然的话,百官和百姓会有所非议,不利于新朝稳定。先生让你明年大婚,也是这个意思,娶皇后可是大事。”

太后正说到这里,宁采薇选派的女官前来禀报道:“启禀太后,宁国公夫人,刚才递了牌子,请求三日后入宫给太后请安。请太后示下。”

“宁国公夫人?”太后一怔,随即明白了,“是摄政太傅的夫人啊,告诉夫人,三日后的上午、下午,夫人皆可入宫相见。”

“是!”女官领命退下。

太后对儿子笑道:“你师娘入宫见我,多半是为了你大婚之事。”

……

不说太后母子在宫中叙话,只说国公府的摄政太傅,此时正有些气恼。

刚才虎牙密报,之前给浙江、江西各地官军补发积欠的军饷,共计八十余万银子,谁知还没有发到士卒手里,就只剩下四十万!

好嘛,四十多万两银子,都是宁采薇借给国库的钱,半个月就被贪墨了!

这种黑洞,多少钱能填的满?媳妇儿的银子再多,也经不起这么糟践啊!

更无语的是,这四十多万两银子,不是少数几个人贪墨的,而是两省官员,从巡抚、巡按、三司、兵备道、各级将领、州府官员,甚至书办、文吏、师爷等人一起贪墨的。

最少也有两百多人参与分润,层层雁过拔毛。多的贪墨万两,少的贪墨几十两,大家都有份!

而且这些人,都是归附南京有功的。让两省拥戴泰昌帝的,也是这些人。

“这还得了!”朱寅看到情报,心情顿时恶劣起来,“真想全部抓起来,该杀的杀,该流的流!”

徐渭苦笑道:“主公,大明有《问刑条例》在,主公很难对他们明正典刑啊。除非,修订律法。”

徐渭是老师爷了,朱寅也当了三年知县,对其中道理当然门清。

从法律的角度,还真不好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