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沈小将军的!是江南来的信。"
安然目光一动,这才接过来。
信上不是那人的字迹,确实不是沈如雁写过来的。
她应该松一口气,毕竟不需要用拙劣的理由推拒回绝了。
可心中还是难受,夹杂隐隐约约的失落。
安然呀安然,是她来也不高兴,不是她也不高兴。你究竟想要什么?
安然心中自嘲了一会儿,方才拆开信封看起来。
信纸淡粉,用鎏金颜色描了边框和竖线,是安乐坊的来信。
开头无非是寒暄问好、说了几句坊中新出的锦缎花样、已送往安府多少匹……
安然略过,在第二段才看见另一人的字迹。
安乐坊的坊主“落英”亲笔。
落英是安然的旧友,两人同样不愿意被家中左右婚事。比起安然委婉的抗争,落英做得更为决绝——与家中断绝关系,隐姓埋名下江南,完全靠自己与江南相识的几个朋友建立起安乐坊。
最初安乐坊很小,名声不大。安然帮落英联系到宫中安相表妹——也就是得宠的贵妃娘娘,把安乐坊制成的九重云锦献给宫中,得了贵妃和皇上的青眼。
从此九重云锦慢慢成为皇室贡品,安乐坊在江南才算站稳脚跟,逐步发展起在各地的分坊与势力。
落英明白若自己的事业要再进一步,就不能局限在锦缎之中,而是要往下一步走——成品。
用好的丝缎制成的衣裳、罗裙、团扇、手帕……
又是一大商机。
而这中间,需要最优秀的一批绣娘。
绣娘自然需要慢慢培养,而据落英所知,没有谁比安然更适合做这个培养者了。
这封信中,落英提出了合作——她在江南挑一批合适的人送到京城,安然负责培训,以此分得安乐坊从今往后的三成利润。
安乐坊的三成利润,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落英感念安然当初的相助,也知道安然如果想要独立自主,必须有大量钱款财务傍身。
这对安然来说是一笔怎样都不亏的交易。
安然把信纸放在一边,沉吟半晌。
落英的提议给了她灵感。
确实,如果她想要自主婚事,首先要过的就是她父亲那一关。
她必须要向她的父亲证明,即便不联姻,她也同样有本事为家族带来利益。
但是,通过与安乐坊合作获得金钱利益是不够的。对旁人来说,可能获得利润维持生计已然足够,但是对安然这样的身份来说,远远不够。
她要有自己的人脉、获利渠道、甚至信息网。
与安乐坊的合作没问题,但可以不只是单向,或许她可以把这次合作变成双向。
毕竟安乐坊的主要经营地在江南,但想要入京城,世家支持是大规模经营的基础。
而安然恰好拥有这个基础。
安然提笔回信,表明自己有合作意图,只是还有些想法需要考虑。考虑清楚后会再联系落英。
再抬头时,夜色已然将天光吞没。
安然把写好的信件交给奉画:“速递江南,不可耽搁。”
奉画应了一声,手脚麻利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