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翼翼地把锦盒重新包好,又拿出纸笔,就著昏黄的灯光,写下了几行字:“明天,先带他去粤东会馆。李老今年当值,都是南海同乡,或许能有门路。”他们这些在京城的广东商人,哪个不是靠著些关係网,才能站稳脚跟。
……
粤东会馆的朱红大门敞亮气派,坐落在崇文门內繁华地段,飞檐斗拱,自有一番不凡的气势。
这粤东会馆,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间,是广东的官员、商人、读书人在京城的重要据点。
会馆的建筑汲取了岭南的精致工艺,融合了北方的规制格局,红柱碧瓦,飞檐斗拱,尤其以精美的木雕和琉璃瓦当著称。
馆內设有议事厅、文萃阁、魁星堂等。每逢春秋祭奠之时,广东乡音环绕,乡情浓郁。
当时有人感嘆说:“岭南的风物在这里都能找到影子,一片思乡之心都寄托在这燕京城里了。”
到了崇禎朝,这里更是成了广东籍官员议论时政、互通消息的重要地方。
此时会馆门口车轿络绎不绝,进进出出的多是穿著绸缎长衫、气度不凡的人物,中间也夹杂著一些穿青衫的读书人。
方掌柜熟门熟路,引著陈福往里走,陈庆、陈玖紧隨其后,两人尽力挺直腰板,想掩饰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的紧张和不自在。
一进门,鼎沸的人声裹挟著熟悉的广府乡音扑面而来,仿佛一瞬间就从北方的清冷回到了温暖的珠江岸边。
“方老板!今天有空过来?”
“李老,您身体还是这么硬朗啊!”
“张兄,上次那批潮绣的款项?”
方掌柜一路笑著点头,穿过前厅拥挤的人群,直接走向正堂。
正堂的上首位置,一位鬍鬚头髮皆白、穿著宝蓝色绸面长衫的老者正在和几个人说话,正是今年轮值的李老爷。
“李老!”方掌柜提高声音,上前几步,恭敬地作了个揖,“给您老引见一位贵客!”
堂上眾人的目光立刻聚集过来。方掌柜侧身让出陈福:“这位是南海县沙贝村,陈子壮陈老爷府上的大管事,陈福!”
“陈老爷府上的人?沙贝陈家的?”
“哦?是陈集生陈公派来的人?”
堂內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各式各样的目光在陈福身上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