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纺织坊里,包堆得像山一样高,一捆捆麻纤维也码得整整齐齐。
何伯和林婶带著招来的女工们正忙得热火朝天。年轻女工们按照林婶教的方法,用特製的竹弓仔细弹松。另一边,一些有经验的老妇人熟练地把麻束泡进水里软化,再用麻梳反覆梳理,去掉杂质和硬皮,理出柔韧的长纤维。
开工前一天,何伯特意请来村里最有名的择日先生,选了好时辰,还叫人在纺织坊正厅设了神龕,供起纺织业的祖师爷嫘祖,和广东本地特有的行业神织女仙娘。
神案上铺著大红绸布,摆满了三牲祭品:
一只烤得金黄酥脆的烧猪、一条完整的鯪鱼、一只肥嫩的白切鸡,象徵吉祥有余。
两边还堆满了各式广式点心。
软糯的蒸糕代表“步步高升”,香脆的煎堆寓意“金银满屋”,还有红桃粿、发粿这些传统供品。
香炉是特地找镇上老铜匠打的紫铜宣德炉,里面插著三根手臂粗的龙头香,烟气裊裊上升,瀰漫著浓郁的檀香味,神案前摆著几个蒲团,方便大家跪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纺织坊里外就已经亮堂堂的了。女工们都换上了新衣服,头髮梳得整整齐齐,有些还在鬢角插了朵红绸,显得特別喜庆。大门两边贴上了大红对联,写著:“机杼声声传吉语,梭影翩翩报平安”,横批是“织云绣月”。
快到吉时,陈子壮在陈善长、何伯、林婶的陪伴下到了。他今天特意穿了件暗红色的直身长袍,显得特別精神。大家一见,纷纷行礼,口称“翰林公”。
祭拜仪式由何伯主持。他今天穿了件深褐色缎面长衫,头髮梳得油亮。他先净手焚香,神情严肃地朝神案鞠了三个躬,然后高声念道:“恭请嫘祖娘娘、织女仙娘降临!保佑我们沙贝纺织坊开机大吉,织布顺利,事事平安!”
念完,他把香插进香炉,转身端来一个红漆木盘,上面放著三杯清茶、三杯米酒。他先敬茶,再敬酒,每敬一次都弯腰行礼,嘴里念念有词。
接著,林婶带著所有女工上前,每人拿著三根香,轮流上前祭拜。烟雾繚绕中,女工们个个表情虔诚,有的还小声许愿,求神灵保佑纺织顺利、家人平安。
祭拜完毕,何伯拿来一把新做的竹梭,请陈子壮为第一架织机上纱线。陈子壮微笑著接过来,在何伯的指导下,把混合好的麻纱线引上织机。
这时,坊外突然响起鞭炮声,噼里啪啦震天响,红纸屑飞得满天都是。在热闹的鞭炮声中,陈子壮看著在场的工匠和女工,朗声说道:“原料都备齐了,事情也都安排好了,大家辛苦了。”他走到一架织机旁,摸著光滑的木架,温和地说:“开工之后,首要任务是织厚实、耐磨、价格便宜的麻混纺布。第一是供应团练,士兵操练辛苦,衣服被褥一定要结实耐用。第二是供应村民,沙贝乡亲日常用的布,价格要低,质量要实在,惠及大家,不用追求多好看的纹,只求『结实耐用四个字。明白了吗?”
“明白了!”何伯、林婶带头回应,工匠和女工们也齐声答应。大家都很高兴,尤其是那些招来的女工,个个眼里闪著希望的光,毕竟这份工钱对她们的家庭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
等陈子壮他们离开,纺织坊里没有外人之后,几十架织机整齐排列。
何伯站在车间中央,神情庄重,对著供奉的嫘祖牌位再次点上三根香,恭敬祈祷:“祖师爷保佑,织布顺利,一切平安。”
仪式结束,林婶一声令下:“上纱!”女工们早已准备就绪,熟练地把混合好的麻纱线引上织机。
隨著脚踏板上下运动,经线分开,“咔噠”一声脆响,梭子带著纬线飞快穿过,“哐当”一声,筘座把纬线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