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宣武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乾坤殿。
巳时初刻。
周铁牛、王安石、狄仁杰三人出现在了大殿内,三人神色紧绷。
李承乾面色淡然。
无仁在殿外候着,屏息凝神,竖着耳朵,随时等待着李承乾的传唤。
一阵微风,吹进了殿内,让人脸上感到一丝微凉。
李承乾开口了,说:“终南山猎场刺杀朕一事,可有什么进展?”
王安石没有说话,他看向狄仁杰。
周铁牛面露紧张,绷着脸,背后冷汗直冒,因为他之前在现场没有发现一丝线索。
狄仁杰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说:“回陛下,臣在接到陛下的旨意后,就立即前往现场调查,臣对终南山四周方圆三十里都进行了调查,没有查到什么线索。臣让陛下失望了,臣有罪!”
说罢,狄仁杰就跪在了李承乾面前。
一旁的周铁牛见此,顺势也跟着跪了下来,低着头,目视地面。
李承乾目光闪过一道阴翳,“这幕后凶手,还真是胸有城府啊!”
话音落。
众人没有说话,都保持着沉默。
气氛,一下子便冷了下来。
就在这时。
王安石忽地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倒是知道一人,或许的,对于此案有帮助。故,臣希望能够借用此人。”
李承乾神色微怔,目露诧异,“王卿所说何人?”
王安石不假思索地回道:“户部主事胡方。此人擅长案牍之术,且有过目不忘之能,能够从一堆看似毫无关联的案牍之中抽丝剥茧,然后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以臣之见,终南山猎场出现的刺客如此之多,不可能没有丝毫线索,或许,换个角度,从这些刺客所用的兵器、黑衣黑巾、马匹等方面着手,他们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流了出去,或者与实际登记在册的数目不符,那么,就可以顺藤摸瓜,知道很多线索了。”
李承乾目光一亮。
案牍之术,是大数据吗?
有意思。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这胡方是何人?朕感觉有些熟悉。”
王安石闻言,正色道:“此人,原本是一书史令,后来其子胡贤因功,被臣举荐,担任了西市市令一职,在查处五姓七望余孽时出力甚多,臣了解到这胡方才是在幕后出力之人。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记下了长安京兆府下所有的案牍,然后从那堆案牍里分析捕捉到有用的线索,此法多次建功。后来,寇相还有臣用书信互通往来,念其确实是个人才,就调到户部担任主事。”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若是此人真有王卿所说之能,那确实可以用此人,就将他先借调到大理寺,协助狄卿查清朕遇刺一案的线索。若是此人能够建功,朕可以破例为他新建案牍司,挂名在三省下,由他担任郎中,协调各部处理相关政务。”
王安石接话道:“陛下圣明!”
狄仁杰、周铁牛也附和道:“陛下圣明!”
“胡方,朕想起来了,他有一子是叫胡贤,曾因功升为百骑校尉,他为大唐刺探军事情报,牺牲在了高句丽白岩城。此人宁死不降,倒是颇有骨气。朕还命人将他编入了大唐英雄传里面。”李承乾忽地恍然道。
众人听后,目露异色。
大唐英雄传,他们都有所耳闻。
能够编入此传中的,将来也都能够青史留名。
或许,还可能会编入《宣武录》中并单独列传。
想到这里,他们眼中闪过一丝羡慕和向往。
随后,李承乾望向跪在地上的周铁牛,道:“周铁牛,接下来,你便跟着狄卿一起查案,负责保护他的安全。”
“诺。”周铁牛没有丝毫迟疑,就立即回道。
“如果没什么其他事情的话,你们就退下吧。。。。。。”李承乾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