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钟说完,李二河脑中闪过各种可能收穫与未知的风险。
好处是,能在古董、古金属建筑方面得心应手。
將来能当的维修金属文物的专家,或者是文物鑑赏家。
缺点是放弃自己一直依赖的木匠工艺,前途迷茫未知。
两种选择,孰是孰非,李二河脑中激烈的思考。
少许时间后,李二河点点头说:
“我答应你,下次唐大师找我帮忙,我拒绝。”
唐云钟嘴角斜笑,脸上的浅褶子互相挤压著。
李二河作出这项决定有足够的理由。
首先是,唐大师把自己当成摆设投標工程,达成他掌控全局的目的,这让李二河觉得学不到多少知识。
其次,古代青铜件、紫铜件古董文物非常多。
这方面懂修復的人才,比专业木匠少的多。
只拒绝唐大师一次,跟著唐云钟学习一阵,效果好就留下来,效果不好就负荆请罪,重新回到古建筑维修领域。
火红年代,多给自己一个选择,才是最正確的方式。
“那就说定了,你把佛像送我家。”
唐云钟说完,就坐著吊篮,拿著顏料板,回到架子之上。
李二河望著他忙碌的身影,突然发现:
眼前的木架是特別为唐云钟准备的。
平常的杉木架,宽面较窄,对拄拐的唐云钟来说,十分危险。
很容易拐杖侧滑,引发他整个人摔下。
眼前的杉木架板的两侧,都有一段环形的向上翻折。
类似平整的纸张上,突然两边上折,形成有界限的轨道。
这样唐云钟拄拐的支撑点,更宽,更安全。
李二河纳闷,那家施工队,竟然单独为唐云钟设计出如此不同的杉木架。
还在思考时,只听到一名工人气冲冲地朝他跑来。
“那帮学生造反了,你快去管管。”
李二河摇摇头,跟著工人前往殿外。
-----------------
四九城工业会议。
郝科长扶著肚子,摊开记录本,看著领导跟毛熊专家交谈著。
今天是工业援助总结会。
四九城和津门两市的工业领导们都会参加。
这一年,工业援助的情况確实存在。
毛熊援华的156工程,是在1950年、1953年、1954年分別確定项目的综合为156项。
在1950年確定50项,进程也是十分缓慢。
远没有后面那两年那么痛快。
“首先,我们欢迎外国同志远道而来。”
会议室內掌声四起,气氛很是热烈。
领导们简短的介绍后,高鼻樑、深眼窝的外国专家对设立在津门市,新建化工厂项目进行著技术介绍。
其中重点就是氯碱生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