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母按照每个孩子的喜好,一个孩子做了一样爱吃的,麻头兄弟双手抱着鸡腿啃,吃的满脸油呼呼的开心。
初一徐家过的比过年还热闹,初二小妹全家回来那更是热闹的翻天。
芦苇真是扯后腿的不行,入冬以来她没保护好自己受凉了,这不赶上月信期几天,她恨不得从早上躺到晚上才好,整个正月里,她几乎都没出过门。
偏偏徐家今年拜年还尤为热闹,原因是徐仲林这个临时里正,去年带村民们做香种树的,村民们心存感激,这不正月不停的有人上门拜年的。
徐家如此热闹的正月,一直持续到初十才清静下来,过了几天安详的日子,十五元宵过完十六的早上,徐仲林赶车给娘四个送去了府城。
“都穿的精精神神的,去了见到夫子要有礼貌,记住了没有?”芦苇半蹲着给三个孩子理衣服交待。
徐仲林紧张的不停低头穿戴,手上拎着节礼和肉。
“好了没芦苇?今天第一天见夫子不好迟到了,”徐仲林温声问芦苇。
“好了,”芦苇给虾耙子整理好头发,把三兄弟带出屋送给徐仲林。
“咱们去书院了,”徐仲林说完领着三个孩子出门了。
一个时辰后他一脸笑容的回来,看样子孩子的拜师礼很成功。
“夫子夸咱家枣耙子有灵性呢!说他念书有指望,”徐仲林看见芦苇,迫不及待的分享书院情况。
“夫子板不板正?”芦苇笑问。
“不板正,看着可好了,”徐仲林一听也笑了,知道芦苇想起猫狗子的模样了。
三兄弟在府城入学适应的第三天,徐仲林回了村里,村里过完年也有一堆事要忙。
佟母娘俩跟着采薇出门,看样子没有个把月是回不来的,家里余佟父忙着塘埂和田里。
……
“阿姐这都抱上孙子了,时间过的可真恍惚呀!”佟母有些感慨的跟佟姑母唏嘘。
“那是你日子过顺溜了,才会觉得时间如梭,以前阿弟没找着我们的时候,我每天最怕睁开眼的日子,来到这里了
,
不得不说佟姑母是个行动派,自己唯一的侄子这么大了没亲,她当姑的,那是扒心择肝的操心。
弟妹跟侄儿安顿下来的第三天,她就带着佟母上下庄子的窜说闲话,还别说!真让俩人寻摸出点头绪了。
“二姐你啥时候回去?”棒槌不自在的蹲在酒曲房门口拦他二姐问。
“这不才来十多天吗?你咋急着回去呀?”采薇奇怪的问弟弟,她从第一天来就没闲过。
“我……我想麻头了,”棒槌有些紧张的摸着脑袋说完。
采薇挑挑眉看弟弟耷拉着脑袋,又想麻头虽说是阿爹阿娘带大的,棒槌也没少带孩子,这猛的一走确实怪想的。
“差不多还要十多天就回去了,你要是实在想他们,就多找点事情忙忙就不想了。”
“好!”棒槌抬头高兴了,得到确切回去的时间了,他一骨碌起身拍拍衣服。
“二姐我去窑洞那边劈树了,你有事就差人去喊我,”说罢一身高兴的跑走了。
采薇看的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