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事情要忙,你们继续。”
随着“砰”的一声轻响,会议室的门被关上,白杨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
他一离开,那股压在众人头顶的无形威压也随之消散。
会议室里,持续了十几秒钟的沉默。
这沉默,像是在积蓄着能量。
终于,结构强度组的组长李卫东,这个性格最是直来直去的汉子,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他将手中的笔记本往桌子中间一推,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都别藏着掖着了!”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冲劲,“白所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意思很明白,能者上!我老李,第一个表态!”
他站起身,环视众人,朗声道:“这个总负责人的担子,我愿意挑!”
“我们结构强度组,跟生产制造打交道最多,车、钳、铆、焊、铣,哪一道工序我不清楚?”
“到了沈飞,跟那些老师傅沟通,我能说到点子上!”
“而且,我保证,只要是我带队,绝对不会在任何一个结构强度问题上,出现一丝一毫的纰漏!”
李卫东的话,像一块巨石,砸进了本就波涛暗涌的湖面,激起了滔天巨浪。
“老李,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其他人都是外行一样。”
一道略带调侃,却又针锋相对的声音响了起来。
说话的是航电系统组的组长,赵毅。
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但说出的话却绵里藏针。
“谁都知道,咱们这个‘龙腾’,最大的亮点,最革命性的地方,不在结构,而在航电!”
“一体化、数字化,这才是四代机的核心!”
“你一个搞结构的,能完全搞明白我们航电系统的布线逻辑和抗干扰要求吗?”
“到时候沈飞的师傅问起来,你答不上来,那不是丢咱们整个研究所的脸?”
赵毅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道:“所以,依我看,这个负责人,必须得懂航电。不才,我赵毅,愿意为项目出一份力。”
“放屁!”
一声粗犷的怒喝,打断了赵毅的话。
动力组的组长,外号“活塞张”的张国栋猛地一拍桌子,他是个脾气火爆的老专家,满脸的络腮胡子,瞪着一双牛眼。
“航电?航电能飞上天吗?飞机的心脏是发动机!”
“咱们的发动机虽然还是在原型验证阶段,但跟机身的匹配,进气道的设计,这些都是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
“一个细节出了错,就是机毁人亡的大事!你们一个搞结构的,一个搞电路的,谁有我懂发动机?这个负责人,除了我老张,谁来我都不服!”
“张工,话不能这么说……”
“怎么就不能这么说了?”
“我觉得老李说得有道理……”
“赵工的考虑也很周全……”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彻底炸开了锅。
原本安静严肃的学术殿堂,此刻仿佛变成了一个喧闹的菜市场。
各个课题组的负责人们,围绕着这个“总负责人”的位置,展开了寸步不让的激烈争论。
每个人都从自己最擅长的专业领域出发,阐述着自己当选的优势和别人落选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