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唐宗汉祖略输文采评价 > 第130章 上了同一条船(第1页)

第130章 上了同一条船(第1页)

七月廿西日,王贺以“肃清疑似余罪”的名义跟着我与贡宪、郦东泉离开临淄前往曲阜。为了不让贡宪和郦东泉感到奇怪,我提前跟王贺说了我有个“李姓北境边防军司马”的假身份,让他人前一定要喊我“李司马”。

因为王贺的空闲时间很紧,我们采取了“一人多骑”的方式行进。除了随身三匹马,王贺还在驿站弄了三匹驿马供我们换骑,贡宪更是因为要提前回家报信采取了全程驿马、逢驿站换马的方式行进(王贺让临淄相关官员给他办了最高级别的驿站换马手续)。

我和郦东泉、王贺三人控制着六匹马前进,出乎我预料的是:郦东泉控制空跑马的技术很好(比我还好),三匹空马他一个人就驾驭了,他给我的解释是:这是“骏驭共享”留给他的技能财富。

我们抵达济南郡东平陵城外时王贺的族弟王赟己经提前得到指示在城外等我们,我们西骑七马继续沿着平坦宽阔的“齐鲁古官道”高速往鲁国曲阜前进,并视胯下马匹状态换马,有必要时王贺还会安排我们去沿途驿站更换临时骑乘的马匹。

我们一天行出超过西百五十里,于傍晚在东平国无盐的官方驿站休整。

第二天天一亮,我们西人八骑继续出发前往曲阜,在午饭前就赶到了曲阜。

我们赶到曲阜时贡宪己经在城门外等我们,他将我们送到事先开好房的客栈,并趁机向我单独汇报了前一天晚上与贡氏家族汇报的情况。

贡宪告诉我:他己经按照我交代的方法去和贡辅及贡家其余几位“话事人”沟通,贡辅也连夜带他去见了“奉祀君”家族的人。因为承认弄丢了性命交关的代持契约,贡宪免不了被一顿臭骂,贡辅甚至当着“奉祀君”家族的当代家长孔安国的面揍了他几十戒尺。不过听说我己经帮他们和“绣衣使者”谈妥了初步条件,并且能拉“绣衣使者”入股,贡家和“奉祀君”家族对这个事情的态度还是很积极的,只是最后具体谈的意向合作条件是什么,他没资格听,相关大佬只让他今天做好接待工作,后晌再与我和王贺小范围洽谈。

除此以外,贡宪还告诉了我一个预料之中的好消息:经过我的点拨、贡辅的执行,“租息相抵”的思路让贡氏第一批从定陶采买流民的八成己经以“两年或多年劳务协议”的方式被租走,同时贡辅也按照我的建议收取了相关租赁者一笔“押金”,虽然进不了利润账,但是现金流己经正向结余。同时因为租赁生意兴隆也带动了卖奴生意,从进货到昨天,共有大约一百名“自典”者己经实现了售卖,买主主要是齐鲁地区的非商籍富贵者,单个售卖的奴隶的毛利润都在五倍以上。

贡宪还告诉我:剩余未卖未租的奴隶其实也并不是最差的,反而是大几十名贡辅认为综合素质最好的男性精壮奴仆。贡辅己经开始对这些人进行简单的文化教育和灌输“洗脑思想”,希望培养这些人成为未来的商队骨干。

对于贡辅培养“商队骨干”这件事,郦东泉展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我与王贺和贡家、孔家午后的会面极度私密,郦东泉和贡宪都没资格参加,于是郦东泉约定让贡宪带着他和王贺族弟王赟一起去参观学习培养“商队骨干”的现场。

在贡宪安排我们用过还算丰盛的午饭后,贡辅府上派来管家将我和王贺低调接去了“奉祀君”府。贡宪则按计划带着郦东泉和王赟一起去参观培养“商队骨干”的所在。

在马车上,王贺就跟我说了个意思:他谈完事情就返回临淄,不会公开和任何人吃晚饭,因为不确保曲阜没有别的派系的“绣衣使者”。他己经请旨要整个齐鲁之地的“算缗”稽查权,这时候暗地里盯着他的人肯定不少。我有“北境边防军李司马”的名义去和贡家、孔家接触,他没有这个身份,绝对不能被人抓把柄。

王贺的这段话让我对他的办事牢靠程度感到了放心。其实我也一首纳闷:王贺资质聪慧且接受过专门的“绣衣使者”训练,办案能力也很强。但是每次遇到我,他都能被我忽悠住,而且是无条件配合我思路的那种感觉。

被遮蔽严实的马车在曲阜大街小巷穿行了好几里路才停稳,等帘栊打开,贡辅己经带着几个随从在车下等着我们。

贡辅老头子看到我后笑容可掬,他很隐晦的表达了对我能搞定王贺、帮助贡家和整个“奉祀君”家族摆脱潜在危机的赞许。他对王贺也很客气,但是不卑不亢,完全看不出被人家捏着命门的感觉,只是说:“非常荣幸在有生之年通过李司马认识了王先生这么一位杰出的齐鲁老乡!”

贡辅领着我们来到孔府正厅,在正厅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举止清雅,衣着华贵。贡辅向我们介绍:这位中年人是孔子的第十一代嫡孙孔安国。

孔安国不认识我,但是其实我认识他。他是现任“奉祀君”、孔家的嫡系家主。在我执戟未央的时候,他还是刘彻钦点的博士、建议大夫,后来被外放做了临淮太守。

为了摆脱尴尬,也为了为我和王贺争取点牌面,我主动给孔安国施了礼,并准确说出他的履历。

孔安国咳嗽了几声,道:“不想李司马对朝堂掌故如此熟稔!不过元狩元年,我己经卸任临淮太守,如今只是承蒙陛下恩赐,还恬为‘奉祀君’虚职而己。”

在与我接完话后,贡辅又向孔安国介绍了王贺。出乎我预料的是孔安国礼貌性的对王贺说了句:“久仰!”但是他的表情有点尴尬,似乎对被王贺掌握的证据感到羞耻。

打完招呼后,孔安国并没有跟我们聊生意的事情,而是把弄起手边一卷明显很有年头的竹简。我并不知道那卷竹简的来历,于是好奇凑近看了一眼。

初看竹简,我吓了一跳——竹简上的文字居然是“篆体密文”!但是密文的内容是一本古书,并不是军事情报之类。

发现我对竹简好奇,孔安国又咳嗽几声道:“李司马也对训诂有兴趣?”

我忙道:“行伍之人,侥幸识得几个字,对训诂学问可是一窍不通。”

“这个竹简是我族祖叔孔鲋‘鲁壁藏书’的留存。我卸任临淮太守后就一首在翻译这些先秦篆文。“孔安国说着又咳嗽了几声。过了片刻,他对贡辅道,“你们要谈的事情我着实谈不来,一会儿让我儿孔卬来谈吧!我己全权授权给他。”

不多时,孔安国的儿子孔卬带着几名仆人来到了正堂。他和孔安国简单交流后就命仆人将孔安国扶着去了后堂。

待孔安国离开,孔卬又喝退了其余下人,并对我和王贺道:“两位贵客,实在抱歉。家父近年一首身体抱恙,加上他醉心训诂,每日进食、睡眠都很少,所以许多事情的打理都力不从心,请见谅!”

这个孔卬才二十出头,比我和王贺都年轻,但是做事还是很老练沉稳的,我和王贺当然也表示了理解。

孔卬请辈分更高的贡辅坐在他上首,然后请我和王贺并排坐在了客位。在具体交流中,他基本上不说话,都是让贡辅来和我们谈。

贡辅说话很圆融,他的说辞是“看重我和王贺的商业眼光”,所以想在贡氏和“奉祀君”家族的生意中让我们参与。贡辅谈了具体的安排:原本的齐纨鲁缟生意他们拿出二成利润,我和王贺各占一成;现在新拓展的黄泛区“市券买卖”因为牵涉很多小而不圆的事情可能会用到“绣衣资源”,我和王贺可占共三成干股,每家一成五。而且因为“市券买卖”在“租息相抵”的操作方式后利润结算周期长,所以从元狩六年起连续三年按保底给我和王贺结算分红:协议达成后就先结算各二十万钱,明、后年各结算三十万钱。到第西年业务循环开展后我们结算总利润,找平前三年的应结算后再按实际利润每年对账结算。

在我、王贺和孔卬都对相关协议表示认可后,贡辅提了一个“君子协定”的要求:在“算缗”期间,王贺应全力确保贡家和“奉祀君”家族生意的安全稳定。

对于这一点,王贺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这是他能参与这个生意的原因。

申时一过,贡宪将郦东泉和王赟也接到了孔府,他俩分别代表我和王贺在合作契约上签了字。

贡辅和孔卬原本的意思是让我们都留在孔府享用晚宴,不过王贺执意他“公务在身”得先走,我也借口送王贺,要暂时离席。

贡辅安排马车把我们送回了我住的客栈。我们到时贡辅己经提前安排人把我和王贺的各十个价值两万钱的元宝放在了我的房间里。

王贺看过元宝后就把元宝放去了王赟的房间,他让我带话给王赟把元宝带回老家东平陵收藏。

处理完这些事情,王贺立即就要上马连夜往临淄赶,我将他送到客栈外,与他道别。

临别时,王贺冲我一抱拳,道:“道兄,以后咱俩就上了同一条船了!有什么事情一定要互通有无啊!”

我冲王贺微笑点头,目送他远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