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1645年)春末,农耕团试验田。
晨曦刚刚洒向大地,田丰年就己经站在试验田边,手中拿着记录册,仔细观察着即将成熟的作物。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试验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田大人,您又来得这么早,"马大牛拄着拐杖走了过来,虽然腿脚不便,但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这些庄稼真是越看越让人高兴。"
田丰年放下记录册,指着眼前的麦田:"马团长,你看这些小麦的穗头,颗粒,色泽金黄,明显超过了传统品种。"
马大牛走近仔细观察,发现系统种子种植的小麦确实与众不同:麦穗更大更重,麦粒更加,整体长势比传统小麦高出一大截。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马大牛感慨万千,"要是我爹还在,看到这样的麦子,不知道会有多高兴。"
正说着,李铁柱用右手拿着测量工具走了过来:"田大人,马团长,我刚才量了一下,系统种子区域的小麦平均株高比传统区域高出15公分,穗长也多出3公分。"
田丰年满意地点头:"数据很好。按照目前的长势,我预估今年试验田的亩产量将比传统种植高出40-60%。"
"40-60%?"马大牛瞪大了眼睛,"这个数字。。。"
"确实很惊人,"田丰年承认,"但这是系统种子、改良农具、科学种植、优质牲畜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李铁柱兴奋地说:"我详细记录了各试验田的数据。系统种子区域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性也特别强,几乎没有发生过病虫害。"
三人正在讨论,远处传来了脚步声。张三狗带着几个农民匆匆走来,脸上写满了期待和好奇。
"马团长,田大人,"张三狗老远就喊道,"听说你们的庄稼快要收获了,我们来看看。"
"张村长,你们来得正好,"马大牛热情地招呼,"正好让你们见识见识我们的成果。"
当张三狗等人看到试验田里的庄稼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这真的是小麦吗?"一个农民不敢置信地问道,"怎么长得这么好?"
"你们看这穗头,"另一个农民指着麦穗,"比我们种的大了一倍!"
张三狗更是震撼,他走到田边仔细观察,发现农耕团的小麦不仅个头大,而且颗粒,色泽金黄,一看就知道是上等好粮。
"田大人,这真的是同一个品种吗?"张三狗问道,"和我们种的差别太大了。"
田丰年解释道:"品种确实不同,这是我们试验的新品种。但更重要的是种植方法的差别。"
"种植方法有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农民疑惑地问。
马大牛现身说法:"当然有!你们看,同样是传统品种,我们用科学方法种植的也比普通种植的好很多。"
他指向试验田的另一个区域,那里种植的是传统小麦品种,但采用了农耕团的科学种植方法。虽然不如系统种子区域那么惊人,但也明显优于周边农田。
"确实如此,"张三狗仔细对比后承认,"即使是老品种,你们种得也比我们好。"
李铁柱自豪地说:"这就是科学种植的威力。合理轮作、有机肥料、精细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李师傅说得对,"一个参加过培训的农民说道,"我按照你们教的方法种植,虽然没有这么好的种子和工具,但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这话引起了其他农民的关注。
"老王,你的地真的有改善?"张三狗问道。
"当然有!"老王兴奋地说,"我用了有机肥和轮作的方法,庄稼长得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还比不上农耕团,但比我以前种的强太多。"
听到老王的现身说法,其他农民都来了兴趣。
"看来这些技术确实管用,"一个农民说道,"我们也要好好学学。"
田丰年趁机说道:"各位乡亲,好技术就是要大家分享。我们农耕团的目标不仅是自己种好地,更要带动大家一起提高。"
"田大人,您真是我们农民的恩人,"张三狗感激地说,"要不是您教我们这些方法,我们哪能想到种地还有这么多学问。"
正在大家讨论的时候,不远处又来了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人,看起来像是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