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泡刘天仙的 > 第116章 伦敦的声音(第1页)

第116章 伦敦的声音(第1页)

伦敦,泰晤士河畔的历史与现代交织之地。全球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峰会的会场内,衣香鬓影,精英云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庄重感与紧迫感。

江瑾辰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的缝隙,能看到台下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政要、学者、企业家、NGO领袖。他的演讲被安排在下午,一个不算黄金但足够引人关注的时间段。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带,手中握着翻页器,脑海里再次过了一遍精心准备的演讲内容。紧张感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自信和表达的欲望。他要在这里,发出“豌豆荚”的声音,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叙事的技术声音。

徐浩东通过耳机传来最后的消息:“瑾辰,一切正常。我们放在座位上的‘GaiaVision’概要反响不错,好几个嘉宾都在翻看。”

“收到。”江瑾辰深吸一口气。

灯光聚焦,主持人报出他的名字和“豌豆荚”的公司名。台下响起礼节性的掌声,夹杂着些许好奇和审视的目光。

江瑾辰稳步走上演讲台,调整了一下麦克风。他没有急于开始,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仿佛在与每一位听众进行无声的交流。

“女士们,先生们,”他的声音通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传遍会场,沉稳而清晰,“今天,我们聚集于此,探讨如何用科技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气候变化。这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它关乎政策、关乎资金、关乎技术,但归根结底,它关乎效率和合作。”

开场白首接切入核心,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他没有展示炫酷的产品视频,也没有罗列枯燥的技术参数,而是从一个小故事开始:一个中国边远地区的农户,如何利用基于“豌豆荚”物联网和AI技术的小型气象站与灌溉系统,在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中,减少了水资源浪费,稳定了收成。

从小处着眼,生动而具体。

然后,他由点及面,引出了“GaiaVision”的核心思想:一个开放的、智能的、旨在提升全社会碳管理效率的数字基座。他用清晰的数据模型和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更精细的数据感知、更强大的计算模拟和更开放的生态合作,打破数据孤岛,优化资源配置,以技术驱动全球减排进程。

“技术不应是高墙内的专利,而应是联通世界的桥梁。”江瑾辰的声音充满力量,“‘GaiaVision’并非我们的独奏,而是一份邀请函,邀请全球的开发者、企业、研究机构共同谱写可持续发展的交响乐。我们相信,真正的解决方案,源于开放、共享和基于事实的协同努力。”

他的演讲,既展现了技术的硬核实力,又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合作精神,与峰会主题高度契合,又提供了清晰的实施路径。

台下,原本那些带着审视目光的听众,眼神逐渐变得专注和认可。不少人开始低头快速记录,或者用手机拍摄PPT内容。

演讲最后,江瑾辰再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没有局外人。技术创新也没有国界。我们期待与全球伙伴携手,用代码和智慧,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创造一个更绿色、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

“谢谢大家。”

掌声响起。不再是开场时的礼节性,而是变得热烈而持久。甚至有几位前排的学者和企业家微笑着向他点头致意。

退回到后台,徐浩东激动地迎上来:“太棒了,瑾辰!效果非常好!我听到好几个人在讨论我们的框架!”

江瑾辰松了一口一首提着的气,点了点头。他知道,他成功地将“豌豆荚”的名字,与“全球性”、“解决方案”、“开放合作”这些正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在这个高规格的舞台上发出了清晰而有力的声音。

后续的茶歇和交流环节,江瑾辰成了会场内最受欢迎的人之一。不断有人上前与他交换名片,探讨“GaiaVision”的细节,表达合作意向。其中甚至包括几位之前对“豌豆荚”持保留态度的欧洲官员和企业代表。

技术的价值和的愿景的力量,穿透了偏见和政治的迷雾。

当晚,回到酒店房间。江瑾辰站在窗边,看着伦敦璀璨的夜景。

加密手机震动。「声音很清晰。穿透力很强。」是刘亦菲的消息。她显然关注了演讲。

江瑾辰回复:「希望这是一个开始。」

「只要是正确的声音,总能找到听众。」她回道,「辛苦了,好好休息。」

他放下手机,感觉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异常振奋。

伦敦的这一声,或许无法立刻改变所有局面。但它像一颗种子,己经播撒了下去。在关于人类未来的宏大叙事中,“豌豆荚”终于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