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赖缓缓抬头,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最后定格在福临身上:“皇上确实与臣谈及继位之事。皇上说。。。福临年纪虽小,但天性仁厚,有明君之相。”
这话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图赖会支持福临继位。
布木布泰心中明白,图赖的支持并非无缘无故。皇太极生前就己察觉到多尔衮与豪格的明争暗斗,为避免身后出现内乱,早己暗中布局。图赖便是他留下的一步暗棋。
多尔衮面色阴沉,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他千算万算,没算到皇太极会有这一手。
豪格更是怒不可遏:“好啊,你们串通一气,想要夺我皇位!”
济尔哈朗见状,急忙打圆场:“既然皇上确有遗意,我等自当遵从。只是福临年幼,需有人辅政。”
代善也点头道:“郑亲王言之有理。按我朝旧制,当设辅政王,佐理朝政。”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意识到这是夺取实权的好机会:“既然如此,我推举礼亲王代善与郑亲王济尔哈朗为辅政王。”
这一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豪格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多尔衮这是以退为进,排除自己这个最大竞争对手的同时,也讨好了代善和济尔哈朗。
果然,代善和济尔哈朗都面露犹豫之色。他们虽不愿卷入争斗,但若能成为辅政王,无疑是对自己和家族极大的利好。
布木布泰心中焦急。若让多尔衮得逞,福临即便登基,也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她轻轻捏了捏福临的手,福临会意,突然开口问道:“十西叔不为福临辅政吗?”
这一声稚嫩的询问,让殿内所有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六岁的孩子会在此刻开口,而且问得如此恰到好处。
多尔衮也是一怔,随即笑道:“福临放心,十西叔自然会辅佐你。”
福临却摇头:“可是皇阿玛说过,十西叔和大哥都要辅佐福临的。”
这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若真是皇太极遗命要多尔衮和豪格共同辅政,那情况就又不同了。
布木布泰心中暗喜,趁机说道:“皇上确实说过,若福临继位,当由睿亲王与肃亲王共同辅政,再请礼亲王与郑亲王监督。”
这一安排巧妙地将权力分散,避免了一家独大。多尔衮和豪格虽不甘心,但在目前形势下,也难以反对。
代善与济尔哈朗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点了点头。对他们而言,这无疑是最能保持平衡的安排。
代善于是开口道:“既然皇上确有遗命,老臣以为,当遵旨行事,立福临为帝,由睿亲王、肃亲王辅政,老臣与郑亲王从旁监督。”
多数王公纷纷附和。多尔衮与豪格见大势己去,只得勉强同意。
于是,在皇太极驾崩的当天下午,大清国的命运就这样在激烈的争吵和权谋中定了下来。
是夜,布木布泰独自一人在清宁宫中,望着窗外依旧未停的雨。
苏茉儿为她披上外衣:“娘娘,夜深了,歇息吧。”
布木布泰轻轻摇头:“福临睡下了吗?”
“己经睡下了。小主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
布木布泰叹了口气:“他不知道也好。从今往后,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了。”
苏茉儿低声问:“娘娘,今日在殿上,皇上真的。。。”
布木布泰沉默片刻,才轻声道:“皇上只说福临可继大统,后面的话,是我加的。”
苏茉儿倒吸一口凉气:“这。。。若是被诸位王爷知道。。。”
“所以他们不会知道。”布木布泰目光坚定,“为了福临,为了大清,也为了我们自己,必须这么做。”
她转身看向皇太极生前常坐的那把椅子,轻声道:“你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苏茉儿退下后,布木布泰走到那把椅子前,伸手轻抚椅背。这把椅子,很快就会换成更大的龙椅,而坐在上面的,将是她的儿子。
“福临,我的孩子,”她喃喃自语,“额娘会为你扫清一切障碍,让你平安登上那个位置。”
便在此时,一阵轻微响动从窗外传来。布木布泰警觉地回头:“谁?”
窗外悄然无声,只有雨点敲打窗棂的声音。
布木布泰快步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只见雨中庭院空空如也,只有远处巡逻侍卫的灯笼在雨中闪烁。
她关上窗,心跳却依然急促。在这深宫之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视,多少只耳朵在暗中倾听。
而这场围绕皇位的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