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衰败 > 第7章 催战如沸(第1页)

第7章 催战如沸(第1页)

白广恩、王廷臣两部尽没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松山大营蔓延。尽管洪承畴严令封锁消息,但数千将士一去不返,营中陡然空出的营区,以及那些再也等不回同袍的士卒们绝望的眼神,无不昭示着这场惨败。一股压抑的、带着铁锈和失败气息的寒意,渗透进每一顶帐篷,每一个士卒的心头。

乳峰山下的土地,似乎还浸润着未干的血迹。洪承畴的行辕内,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他端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听着各部汇报伤亡、整备情况。将领们的声音都低沉了许多,失去了前几日的锐气。吴三桂紧抿着嘴唇,眼神中压抑着怒火与不甘;王朴、唐通等人则更多是忧色,目光偶尔扫过洪承畴,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虏兵经此一役,气焰更炽,”洪承畴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然我松山大营主体尚在,营垒坚固,粮秣尚可支撑。当此之际,更需稳守,不可再浪战……”

他的话未说完,辕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打断了军议。一名风尘仆仆、身着兵部信使服饰的骑士,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不顾亲兵的阻拦,高举着一卷黄绫,踉跄着冲入大帐。

“圣旨到——!蓟辽总督洪承畴接旨——!”

满帐将领悚然一惊,纷纷起身。洪承畴瞳孔微缩,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到帐中,撩袍跪倒:“臣,洪承畴,恭聆圣谕!”

那信使显然是一路换马不换人,疾驰而来,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展开圣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但声音却竭力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闻尔率师出关,迁延日久,顿兵松山,逡巡不进!锦州危在旦夕,祖大寿泣血待援,关宁将士翘首以盼!尔受朕重托,总督援剿,当体朕心,速解锦州之围,以安社稷!何乃畏敌如虎,坐失战机,致偏师丧败,损我王师锐气?!”

尖利的词句,如同鞭子,抽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帐内鸦雀无声,连呼吸都几乎停滞。洪承畴伏在地上的身躯,微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那声音还在继续,越来越高亢,带着崇祯皇帝特有的、近乎神经质的焦虑与愤怒:“……岂不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尔欲待虏自退耶?抑或坐视锦州沦陷,使朕负天下苍生之望乎?!着尔接旨之日,即刻整军,克期进兵,与虏决战!务期一举荡平,速奏肤功!若再迁延观望,贻误军机,国法森严,决不姑息!钦此——!”

“臣……接旨。”洪承畴的声音低沉,听不出任何情绪。他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却又仿佛滚烫灼人的黄绫,缓缓起身。信使完成任务,几乎虚脱,被亲兵扶了下去。

大帐内死一般的寂静。圣旨中那毫不留情的斥责,那“畏敌如虎”、“坐失战机”的评语,那“克期进兵”、“决不姑息”的最后通牒,像一块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王朴、唐通等人面面相觑,脸上血色尽褪。他们刚刚亲历了偏师覆没的惨痛,深知清军野战之可怖,此刻皇帝却强令速战,这……这简首是驱羊入虎口!

吴三桂猛地抬头,看向洪承畴,眼神复杂,既有对圣意的凛遵,又有对现实的忧虑。

洪承畴站在那里,手里捧着圣旨,目光却似乎穿透了帐壁,投向了未知的远方。皇帝的焦虑,他何尝不理解?朝廷的困境,他更是心知肚明。流寇肆虐,国库空虚,辽东战事若再拖延下去,整个大明都可能被拖垮。皇帝需要一场速胜,哪怕是一场惨胜,来稳定摇摇欲坠的江山。

可是,战场之上,岂能尽如庙堂之意?

稳守,尚可维持,等待变数。

速战,则胜负难料,很可能……万劫不复。

那场血色噩梦,再次无比清晰地浮现眼前。万尸堆积如山,齐齐睁眼,发出那锥心刺骨的质问:“督师,为何送我们入死地……”

难道,真的要应验了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那可怕的幻象中挣脱出来。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扫过帐中诸将,沉声道:“诸位都听到了。圣意己决,催促进兵,刻不容缓。”

“督师!”王朴忍不住上前一步,语气急切,“虏势正盛,我军新挫,此时决战,恐非良机啊!”

“是啊,督师!粮草转运亦未完全畅通,若大军轻动,后果不堪设想!”唐通也附和道。

洪承畴抬手,止住了他们的劝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圣意如此,岂容我等抗辩?唯有遵旨而行,奋力一战,以报君恩!”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传令各营!即日起,加紧备战,检查军械,犒赏士卒!三日后,卯时点兵,全军出击,兵发锦州,与虏决一死战!”

“督师!”众将皆惊。

“执行军令!”洪承畴厉声道,目光如刀,不容置疑。

“……得令!”诸将心中凛然,知道己无转圜余地,只得齐声应命,声音中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沉重。

军议散去,洪承畴独自一人,站在那幅巨大的辽西地图前,久久不动。圣旨被他随手放在案上,那明黄色的绸缎,此刻看来却格外刺眼。

他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从松山缓缓划向锦州。这段并不算遥远的距离,此刻却仿佛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充满了无数的箭矢、刀锋、死亡与毁灭。

皇帝的催战,如同沸水,将他逼到了悬崖边缘。他原本还想稳扎稳打,还想寻找战机,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空谈。他必须带着这十数万大军,去进行一场胜算渺茫的豪赌。

赌注,是大明的国运,是这十数万将士的性命,也是他洪承畴的一世英名与身家性命。

他从怀中,再次取出那枚用布包裹的染血箭簇。布帛揭开,冰冷的金属在昏暗的帐内泛着幽光,上面的褐色血渍,仿佛活了过来,带着浓烈的腥气。

这究竟是预警,还是……宿命的指引?

他紧紧攥住箭簇,棱角刺痛掌心,却让他混乱的思绪有了一丝诡异的清明。

既然退无可退,那便……战吧!

他猛地转身,走到案前,开始起草具体的进兵方略和给皇帝的奏疏。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帐外,松山大营的气氛彻底变了。之前的压抑和不安,被一种更极端的、近乎绝望的躁动所取代。圣旨催战的消息不胫而走,士卒们窃窃私语,军官们面色凝重,整个军营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只待那最终点燃引信的时刻到来。

乳峰山的阴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将整个大营吞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